同根同源中國年
農曆新年將至,從大陸到臺灣處處洋溢著濃濃的年味。在臺灣島內,民眾歡慶成功入遺後的首個春節,團圓和期盼成了生活的主旋律。
年夜飯作為團圓的具象化符號,承載著海峽兩岸亙古不變的文化與情感聯結。近日島內媒體推出的一項問卷調查顯示,民眾最喜愛的年菜排行榜,前三名依次為寓意“團圓相聚”的火鍋、“福壽雙全”的佛跳墻,以及“多子多孫”的烏魚子。此外,豬腳、長年菜、年糕、蘿蔔糕、餃子等菜肴,也入選年菜榜單。島內網友紛紛留言,“兩岸食同味”“同一個中國胃,同一個中國年”……
説起臺式年菜的“流量明星”,源自福州的佛跳墻絕對當仁不讓。清末佛跳墻“過海”後,用於燉制高湯的雞鴨、豬腳、鮑魚、乾貝等食材大體不變,但也融合了一些臺菜元素,如加入筍幹、芋頭等臺灣特産。臺灣美食作家陳靜宜表示,提到佛跳墻,島內民眾就會想到一家人圍坐、分食一盅燉品的場景。加上醇厚、富足、豐美、團圓的寓意,成為年節主菜也就不足為奇了。
有臺媒評論指出,從佛跳墻到火鍋,再到餃子、蘿蔔糕,每道年菜都蘊含著家的味道,承載著團圓與美好的期望。這些美食不僅體現了兩岸同宗同源、一脈傳承的飲食文化,更在味蕾的享受中傳遞著親情與鄉愁。
對臺灣民眾而言,團團圓圓過大年,年味年俗一樣都不能少。逛燈會迎新春,是臺灣傳承已久的年俗。臺北、新北、桃園、臺中等縣市都會舉辦系列燈會活動,邀民眾共迎蛇年。今年的臺北燈節主題是“蛇來運轉”,以多彩祥雲環繞福蛇為視覺設計核心,將“圓滿順利”的新年祝福帶給民眾。兩岸元素,是臺北燈節的亮點。今年燈節有多個臺北的友好城市提供燈組展示,其中就包括上海市,後者將組團參加啟燈儀式。這是上海連續第十年以送燈的方式參與臺北燈節,更凸顯了“兩岸共迎中國年,隔海相望盼團圓”的美好心願。
廈門、金門同放焰火慶新春,也是兩岸最受期待和喜愛的春節活動之一。自1987年起,這一慣例延續至今。上周,金門縣觀光處表示,大年初一登場的焰火晚會,以“春曉”“家安”“共融”“煙清”四個篇章呈現,兩岸隔海同步施放30分鐘焰火,為新春增添別樣年味。
臺灣“聯合新聞網”刊發評論指出,每年春節,廈金兩地都要共放焰火、同慶佳節。璀璨的煙花寄託著兩地民眾對新春的祝福與期待,更蘊含了兩岸同胞血濃于水的親情。
觀看大陸影視劇,也成為島內民眾新的過年方式。多年來,每逢春節,島內電視臺和網路平臺便會重播大陸電視劇《甄嬛傳》,這已成為許多臺灣民眾過春節的“固定日程”和“年度盛會”。上周,臺灣八大電視臺宣佈,開啟《甄嬛傳》24小時不間斷播放。無獨有偶,臺灣緯來戲劇臺也宣佈,春節期間將不間斷重播大陸古裝劇《瑯琊榜》,方便劇迷歡樂過大年。
分析人士指出,大陸好劇“火”成臺灣民眾的“過年搭子”,這體現了臺灣觀眾對中華傳統歷史文化的喜愛,也契合了春節團圓的主題。
年菜年味裏有團圓,花樣年俗裏有期盼。蛇年來臨之際,也是新願景、新希望的開始,島內民眾期盼兩岸交流春暖花開,對大陸游客赴臺遊翹首以盼。
自文化和旅遊部宣佈恢復福建、上海居民赴臺團隊遊以來,大陸一直在積極推進相關事宜。24日,福建、上海旅遊踩線團已向臺灣有關方面提交了赴島內考察的申請。國臺辦表示,希望兩地旅遊業者赴臺考察順利成行,為恢復兩地居民赴臺團隊遊打下良好基礎。
消息一齣,全臺振奮。島內各縣市紛紛摩拳擦掌,準備迎接陸客團,新北、桃園、臺中、南投、基隆等地都與臺北市政府積極聯繫,希望共推赴臺遊行程。24日,南投縣縣長許淑華表示,南投以發展觀光與農業為主,陸客團恢復來臺,南投觀光可大大受惠。她呼籲民進黨當局儘快解除“禁團令”,以利恢復往日觀光榮景。
然而,面對大陸送上的“新年禮包”,民進黨當局卻端著架子、擺起譜兒。23日,臺陸委會副主委兼發言人梁文傑回應稱,目前還未收到正式申請,因兩岸觀光交流斷了好幾年,建議先由兩岸“小兩會”(海旅會和臺旅會)展開溝通,還揚言“兩岸觀光的安全品質與穩定是我們比較重視的”。言外之意是,赴臺遊茲事體大,大陸要先跟民進黨當局主動對話。
滿腦子政治操弄,不顧民生之所“急”。如此做派,令人作嘔。“陸委會別再阻撓,給兩岸觀光設柵欄!”臺灣中時電子報發表評論指出,原本為統籌大陸事務成立的陸委會,如今越來越像阻擋兩岸交流的“急先鋒”。
臺灣《聯合報》也發表社論指出,把兩岸旅遊當成政治武器,讓觀光産業變成“慘業”,就是民進黨執政下的人禍。觀光業死活,民進黨當局從未看在眼裏;其心中所繫、手中所做,始終是如何利用兩岸旅遊議題操弄對立,獲取政治利益。
兩岸交流大勢不可擋,同胞走近走親意願不可違。新年新氣象,闔家團圓的春節氛圍裏,當民有所盼時,民進黨當局莫要再繼續“裝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