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慈濟風 悠悠四海情
2024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強調,促進兩岸文化交流,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增進臺灣同胞的民族認同、文化認同、國家認同。依託宗親鄉親、祖地文化等紐帶廣泛凝聚僑心。
保生大帝信俗文化,發源於漳州白礁慈濟宮,是福建四大信俗文化之一,也是海峽兩岸同根、同祖、同源的見證。
近日,第六屆海峽兩岸(漳州 白礁)保生大帝文化節在漳州臺商投資區白礁慈濟宮舉行,來自海峽兩岸的專家學者、臺商臺胞和宮廟代表齊聚一堂,共同紀念宋朝名醫吳夲(音同“濤”),傳承弘揚慈濟文化、中醫藥文化,進一步增進兩岸同胞的文化認同,讓兩岸同胞心更近、情更濃。
慈濟同心,情融兩岸。
2008年,保生大帝信俗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當前,依託保生大帝民俗文化載體,漳州進一步拓展研究範圍和應用領域,進一步發揮保生大帝信俗維繫兩岸精神紐帶的作用,深化閩臺文化交流和醫藥産業合作,持續提高兩岸民間交流的廣度和深度,並嘗試將保生大帝信俗與文旅融合,與傳統中醫藥文化融合,形成多元化的文旅發展格局,推動當地文旅産業融合發展。
懸壺濟世 萬世傳頌
從漳州市區出發,沿著324國道往廈門方向行進,在廈漳交界處的漳州臺商投資區角美鎮白礁村裏,一座宏大古樸的宮殿式廟宇映入眼簾,這就是慈濟祖宮,供奉的是宋代民間名醫吳夲,即保生大帝。
據白礁慈濟宮管委會相關負責人王賢清介紹,慈濟祖宮始建於南宋紹興二十年(1150年),宋高宗頒詔,將民間為紀念名醫吳夲而修建的龍湫庵改建為五門三進二層閣樓宮殿式廟宇,佔地面積50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1915平方米。整座建築依山而建,層樓迭展,金碧輝煌,雄偉壯觀,其結構集宋以來歷代閩南建築藝術之大成,如天安門城樓一樣高雅氣派,故有“閩南故宮”之稱。
吳夲,何許人也?
據《漳州市誌》記載:“吳夲(979—1036年),字華基,號雲衝。宋同安縣積善裏白礁村人。”
據史志記載,吳夲少時家貧,父母均因病而逝,其有痛於此,決心學醫,為天下人治病。其先學蛇醫,救活不少被毒蛇咬傷者;後又遍訪名醫,提高醫術水準。他雲遊名山古剎,廣採草藥,汲取藥典精粹,擴大治病範圍。他通曉方劑,擅長針灸,常在故鄉白礁一帶行醫,不計較報酬,對貧苦人家分文不收。百姓崇敬他的醫術醫德,稱譽他為神醫,盛名遠揚漳、泉一帶。
宋明道二年(1033年)和景祐元年(1034年),泉州和龍溪鬧瘟疫,吳夲上山採藥,救活無數病人。景祐三年(1036年),57歲的吳夲採藥時,不幸失足落崖受傷,于農曆五月初二逝世。百姓聞訊極為哀慟,自發在白礁村築一座龍湫庵,奉祀他的神位。
據《漳州市誌》記載:吳夲死後,宋孝宗追封他為“慈濟真人”,明成祖追封為“萬壽無極保生大帝”。民間俗稱為“大道公”或“吳真人”。
吳夲去世後,同安積善裏(今漳州臺商區角美鎮)和龍溪青礁都興建了奉祀吳真人的慈濟宮。宋淳祐元年(1241年),皇帝下詔改廟為宮。白礁稱“西宮”,青礁稱“東宮”,現兩座都被認為是祖廟,為海峽兩岸眾多信眾的聖地。1996年,兩宮同時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目前,白礁慈濟宮內仍有宋、明、清歷代的紫銅石獅、國母獅、祭壇獻臺石浮雕、朝天蟠龍柱等珍品,其中“國母獅”相傳是宋仁宗母后為感謝吳夲治愈其乳疾而賜贈的。
“在全國,屬於民間信仰的廟宇中,類似白礁慈濟宮這樣的廟宇,可以説有成千上萬,其中由後代帝王下詔創建的屬鳳毛麟角。”漳州市文史學者陳忠傑説。
分香入臺 一脈相承
一代名醫吳夲深受百姓敬仰,其信眾遍佈海峽兩岸。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臺灣地區(含澎湖、金門)供奉保生大帝的廟宇約300座,其中最多的是臺南,有92座;其次則為高雄,有50座;嘉義縣也有39座。
起源白礁慈濟宮的保生大帝信俗,是如何傳入臺灣的?
“隨著入臺先民而傳入臺灣!”閩南文化研究專家、閩南師範大學教授段淩平説,臺灣開拓初期,移民遭遇瘴癘為毒、缺醫少藥的險惡環境,較之漳泉故里有過之而無不及,移民迫切希望從精神上獲得保生大帝的救助,這種狀況對保生大帝信仰在臺灣的傳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據臺灣學者盧嘉興的考證,見諸文獻記載的臺灣最早建立的保生大帝祠祀,應是興建於荷蘭據臺時期的臺南縣廣儲東裏的大道公廟。據王必昌《重修臺灣縣誌》載:“荷蘭據臺,與漳泉人貿易時,已建廟廣儲東裏矣!”該廟現位於臺南縣新化鎮豐榮裏洋子五六號,俗稱“開臺大道公”。鄭成功收復臺灣後,保生大帝信仰在臺灣有較大的發展。王必昌提道:“嗣是鄭氏及諸將士皆漳泉人,故廟祀真人甚盛。”表明臺灣初期的保生大帝祠祀,主要是以祖籍神崇拜的面目出現的。
劉良璧《重修福建臺灣府志》即指出:“臺多泉、漳人,以其神醫,建廟獨盛。”
此後,保生大帝信仰在臺灣迅速傳播,特別是在入清後閩人移臺的幾個遷徙高潮中。
“南明永歷十五年(1661年)鄭成功收復臺灣時,許多白礁將士追隨東渡。後來,他們在最初登陸的臺南學甲鎮興建慈濟宮。”陳忠傑説。
“氣壯平天,萬眾同參學甲地;血濃于水,韆鞦不忘白礁鄉。”白礁慈濟宮管委會相關負責人王清發表示,臺南學甲慈濟宮是臺灣保生大帝廟宇的開基祖廟,影響力巨大,其宮門前鐫刻的這副對聯,證明了學甲慈濟宮與白礁慈濟宮的淵源關係,臺南學甲慈濟宮每年都會舉行“上白礁”遙拜大陸白礁慈濟宮謁祖活動,已持續300多年,體現了臺灣同胞對祖國大陸同根、同源、同祖的高度認同。
在每年農曆三月十五保生大帝誕辰日,閩臺兩岸信眾約定俗成,齊聚白礁慈濟祖宮舉行隆重祭典儀式。參與祭典和晉香朝拜的信徒絡繹不絕,僅臺灣鄉親前來挂香、謁祖的每年大約有80批上萬人次,成為閩臺民俗文化一大特色。
近年來,漳州臺商區以慈濟文化為依託,緊扣福建省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要求,聚力打造全域融合樣板區,努力建設漳州創智新城、臺海首善家園,有力促進兩岸交流合作。
2008年6月,“白礁保生大帝信俗”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成為第一批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示範點。
海絲為媒 流播四海
向海而生,因海而興。
作為東南沿海城市的漳州,自古以來,其先民就有向大海討生活的習慣,特別是漂洋過海到南洋討生活,是許多窮苦人改變命運謀生的一種重要手段。
特別是明清時期,漳州月港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港口後,許多閩南人通過海外貿易移居東南亞各國謀生,白礁慈濟宮面對九龍江,對岸就是月港。
“從唐宋以來,中國商人就有下南洋經商販賣的傳統,宋元時期泉州成為世界海洋商貿中心。19世紀以來,大量華人南下到南洋定居謀生。這些華人在南洋站穩腳跟後,逐漸建立自己原鄉的宮廟,其中就有保生大帝宮廟。”閩南師範大學閩南文化研究院院長劉雲説,據不完全統計,馬來西亞以保生大帝為主神的宮廟有9座,以保生大帝為輔神的宮廟有50多座。
通過建立保生大帝宮廟,南洋華人得以在當地重建文化傳統以及各種信俗,這些保生大帝宮廟成為當地華人的信仰中心。
通過了解宮廟的歷史,南洋華人信眾能夠獲得原鄉的部分文化知識,産生文化認同,從而形成對中華文化的認同。這在一定程度上説明瞭中國民間信仰在海外傳播的影響力和重要性。
保生大帝信俗起源於陸地,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向江河和海洋擴散,最終成為海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保生大帝信俗文化伴隨和見證了華人與中華文化沿海上絲綢之路,跨越地理與文化界限,在東南亞落地生根的歷史,不僅彰顯了東南沿海先民與海洋的緊密關係,更成為聯結海外華人的文化橋梁,承載著華人社區文化認同與社會凝聚力。”世界保生大帝廟宇聯合會特約研究員王靜怡説。
文旅融合 活態傳承
“世上有流傳,有這款一個人,山頂採藥,山腳練爐丹,救死扶傷救苦難,伊的恩施萬代傳言……”在保生大帝文化節上,歌手陳偉騰唱起了自己作詞作曲的閩南語《神醫大道公》,讓許多群眾引起共鳴。
在不久前的第三屆“曲同調 兩岸好聲音”海峽兩岸大型閩南語歌曲演唱大賽中,陳偉騰正是以這首《神醫大道公》獲得“最佳人氣獎”“賽事十二強”稱號。此後,這首歌在海峽兩岸傳唱開來。
這是當地以全新形式傳承弘揚保生大帝文化的一個縮影。
弘揚中醫,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許多有識之士各有見解。特別是如何讓保生大帝信俗文化走進年輕人的心靈,成為關注的焦點。
“是不是可以以抖音、微信視頻號等熱門短視頻平臺為載體,通過圖文、實拍短視頻、動畫、音頻等形式,生動展現保生大帝的生平事跡、醫術醫德以及被尊為醫神的過程。”閩南文化研究會會員葉慶寅認為,要深入挖掘保生大帝的歷史背景、記載的傳奇故事及在中醫、民間信仰中的重要地位。此外,還可邀請相關學者線上開展“講古”講座,講解保生大帝的歷史文化、信仰傳承等,增加趣味性。
“還可以融合現代科技手段。”福建江夏學院設計與創意學院教授李伯民認為,AR(增強現實)、VR(虛擬現實)等現代科技手段為傳統文化衍生品的設計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創新機遇,這些技術不僅能夠提升産品的互動性和趣味性,還能讓消費者在參與互動的過程中更加深入地了解傳統文化的內涵和魅力。
“傳承保生大帝文化,創新賦能發展。”日前,一場由臺商投資區社會事業管理局主辦的白礁慈濟宮保生大帝微視頻、文創産品、IP形象設計徵集活動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中,旨在推廣保生大帝文化,深入挖掘保生大帝文化的內涵,再造一批具有辨識度的保生大帝文化特色視頻、創意商品、紀念品、IP形象等,以此滿足廣大信眾和遊客的需求。
漳州臺商投資區黨工委委員王葉青説,臺商區擁有獨特的僑臺文化資源優勢,全區緊扣福建省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要求,助力漳州建設世界閩南文化交流中心,聚力打造全域融合樣板區,努力建設漳州創智新城、臺海首善家園。不斷挖掘轄區內白礁慈濟宮、林氏義莊、東美曾氏番仔樓、江東古橋、天一總局等五大國保單位蘊含的“仁義禮智信”五常精神,開展“五大國保”三年計劃,通過策劃完善基礎配套,提升整治,引入業態,局部景點串點聯通龍佳生態溫泉山莊、沙洲島和花田美事景區等旅遊資源,打造集溫泉度假、文化觀光、鄉村農旅體驗于一體的旅遊路線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