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體育交流築就心靈之橋 共用中華民族共同榮光
2024-08-14 16:3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8月6日上午,2024年東森杯海峽兩岸青少年棒球邀請賽暨第五屆海峽兩岸青少年棒球文化節開幕式在福建省連城縣舉行。(台灣網發)
2024年巴黎奧運會已經落幕,中國代表團以40金27銀24銅的優異成績,創下參加境外奧運會的最佳戰績;中國臺北體育代表團也以2金5銅共7枚獎牌的成績實現突破。兩岸運動健兒們在奧運賽場奮力拼搏,綻放青春,共同書寫了中華民族的榮耀篇章。在臺灣羽毛球運動員“麟洋配”——李洋與王齊麟奪冠後,國民黨民意代表翁曉玲一句“這是中國人的驕傲!”響徹雲霄,回蕩海峽兩岸。這不僅是兩岸同胞對所有運動員驕人戰績的讚譽,更是對國家榮耀深切共鳴的強烈表達。
儘管民進黨持續設障,企圖割裂兩岸情誼,但兩岸民眾在各領域的交流沒有停步,兩岸體育界的交流也未曾停歇。兩岸體育界密切溝通、協同配合,創新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彩的交流活動,內容涵蓋競技體育、體育産業、運動科學、青少年體育等諸多領域,推動兩岸體育交流合作不斷取得新進展。“1989年臺灣開始正式派體育隊赴大陸訪問,30多年來兩岸體育交流往來不斷。”中國臺北奧委會副主席蔡賜爵此前在接受採訪時表示。
交流不斷 兩岸體育界共築“同心橋”
海峽兩岸青少年棒球邀請賽、跆拳道交流賽、排球交流賽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體育賽事交流、項目體驗和文化交流等豐富多彩的活動,為兩岸青少年搭建了體育交流互動的橋梁。這些活動不僅促進了體育競技水準的切磋與提升,更增進了兩岸青少年之間的了解與友誼。在今年的中國棒球聯賽上,一支首次以“閩臺聯合組隊”形式亮相的福建棒球隊,以優異成績展示了兩岸體育深度合作的廣闊前景。
多年來,兩岸體育界加強人才培育,薪火不息。大陸一直在一些傳統優勢項目上,為臺灣選手提供訓練機會。如乒乓球臺灣運動員林昀儒、鄭怡靜、鄭佳奇,與國家乒乓球隊和海南省乒乓球隊一起集訓,競技水準得到較大提升,在東京奧運會獲得混合雙打季軍的優異成績。雅典奧運會前,臺灣選手陳詩欣、朱木炎曾到北京與大陸知名運動員一起訓練,互相切磋技藝。雅典奧運會共設8枚跆拳道金牌,兩岸共奪得4面金牌。為備戰成都大運會及杭州亞運會,臺灣武術運動員到成都體育學院集訓交流。這些舉措正是兩岸體育交流與融合的生動寫照。
情感交融 賽場內外見證兩岸情深
在剛剛結束的第19屆世界劍道錦標賽上,來自臺北的蘇鬱程代表中國國家隊出戰,並取得16強的佳績。他説:“能代表國家參加劍道運動世界最高水準的賽事,這是一種榮耀!”杭州亞運會期間,兩岸運動健兒同享“主場優勢”,兩岸同胞的情感通過體育運動得到進一步交融。正如臺大教授鄭又平所説,500多位中國臺北運動員深刻親身體會到了家的主場的待遇。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大陸觀眾為臺北選手加油、兩岸拉拉隊聯手合作的默契場面也讓大家印象深刻。
在2023年法網女雙決賽中,由中國網球運動員王欣瑜與中國臺北網球運動員謝淑薇組成的“海峽組合”逆轉奪冠。這是時隔9年,來自兩岸的運動員再次攜手拿下這項國際頂級賽事的女雙冠軍,是兩岸體育交流融合、互利共贏的力證。
父母都為運動員的臺灣小夥張釗瑞,在福州深耕體育事業,也一直致力於推動兩岸體育交流。他説,“運動其實是建立友誼的一個特別好的方式,大家在賽場上不‘打’不相識。”在張釗瑞心中,體育成為兩岸交流的共同語言,拉近了彼此之間的距離,讓他在大陸倍感親切。
制度保障 兩岸體育交流持續深入
隨著兩岸體育交流的不斷發展,相關制度與政策也在逐步完善。2019年出臺的惠及臺灣同胞的“26條措施”,為臺灣運動員來大陸參賽、交流等提供便利條件。國家體育總局等相關部門積極推動兩岸體育界深度合作與深度交流,為臺灣體育界人士在大陸工作、學習和交流逐步提供同等待遇和便利條件。2021年,國家體育總局印發《關於向港澳特區和臺灣地區運動員授予運動員技術等級稱號有關工作的通知》,正式將優秀臺灣運動員納入運動員發展和保障體系。去年9月印發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援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及今年1月發佈的《福建省閩臺棒壘球區域發展中心創建與管理辦法》,為閩臺兩地青少年棒壘球項目的常態化交流提供了有力保障。
體育交流作為兩岸交流融合的重要一環,不僅拉近了兩岸民眾的距離,也促進了兩岸競技水準的提高和體育事業的發展。正如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所言,“兩岸同胞血濃于水,體育交流是連接我們情感的堅實橋梁,讓我們越走越近,越走越親。”未來,我們相信在兩岸體育交流合作將不斷持續深入,兩岸同胞將與崛起的中華民族一起,共用體育榮光。(文/文方)
[責任編輯:房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