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90年,閩臺“建築師”們的交集延續
中新社泉州8月8日電 題:跨越90年,閩臺“建築師”們的交集延續
作者 李百加 楊程晨
在福建泉州市博物館中庭,來自臺北科技大學的陳炳睿和一位大陸同學拉動鋸齒切割木料,同組的其他團員負責搬運、打磨木材,固定夾具以確保木板緊密貼合。
酷暑的閩南,正午濕熱難耐。這個團隊正加緊為大木作品忙碌,過道裏鋸齒嘶鳴、木屑飛濺。攤在一旁的草圖已被陽光曬得滾燙。他們準備運用榫卯結構拼合木板、製作長椅,並安裝具閩南特色的燕尾脊。
“我們採用傳統民居常用的十字直榫結構穩定長椅和椅腳,這是最具挑戰的一部分。”陳炳睿7日説,“我們團隊心很齊。大家來自兩岸不同的大學,但是有一個共識,就是製作一件融入閩南特色的傢具。”
2024第七屆兩岸大學生閩南文化體驗營已進入尾聲,近20所大學的70多名學生趁最後時間給團隊作品趕工、潤色。體驗營期間,“匠心獨運——傳統建築大師王益順特展”暨“溪底派王氏大木傳統營造技藝”交流會同時舉行,臺灣傳統建築研究者、畫家李乾朗給同學們授課,並一一點評團隊作品。
閩南建築自成一格,是福建和臺灣的重要文化聯繫之一。清末民初的泉州溪底王益順大木技藝受兩岸追捧,李乾朗在臺灣科普古建,言必提及王益順。王的作品遍佈兩岸,臺北龍山寺、臺北孔廟、彰化鹿港天后宮及廈門南普陀寺大悲殿皆為他所設計。
1930年,臺北孔廟未竣工時,王益順病逝于廈門,出生於臺灣的漳州派匠人陳應彬承接儀門及欞星門的修建工作。臺北孔廟儀門,也成為閩臺傳統建築不同派別的技藝交集,別具一格。這樣的交集,90多年後在泉州博物館裏延續。
兩岸學生分九組,青年朋友互相搭檔。“建築可不是一個人能完成的。”從年輕人中走過的李乾朗如是説,兩岸學生製作同一尺寸的木作,可能手法上不太一樣,就有點像90年前的王益順和陳應彬,“既是合作,也是競爭”。實操搭建不僅在於學習技術,更是在幫助人認識同伴。
“三扇屏風”是現場的一件“明星作品”。它由來自華東理工大學的洪亮帶領小組完成,菱花型斜交門窗是第一道屏風,傳統屏背式扶手椅為第二道,背後窗則是第三道。他介紹,作品是對閩南古厝空間設計的“轉譯”。搭建前,團隊參訪了許多古厝,“大家對於以屏風表達三進院落意象的想法,幾乎是全票通過”。最受好評的是第二道屏風屏背採用斜交叉的窗框設計,李乾朗説,看得出年輕人用心觀察,閩南人過去為了在低矮院落保護隱私又保證採光,許多人家採取了類似設計。
團隊工作告一段落,洪亮被“借”去隔壁組,于木作設計上“題字”:華金傳芳。
該團隊華東理工大學景觀規劃設計專業學生葉天豪講解道,“華代表華東理工大學,金是金門大學,‘傳芳’二字在閩南地區的宗祠建築上常能見到,這裡不僅是指古代傳統建築建造技藝傳芳,也是指我們這些朋友們的友誼長存。”
他們的作品因為只表現傳統建築頂部的紅瓦磚而獨樹一幟。“瓦”的材料源自各組用過的磨砂紙,來自金門大學的吳羽桐認為,“華金傳芳代表傳統,還蘊藏著現代的廢物利用、永續發展概念。”(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