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他傳承中華文化的精神將滋養我終生”——余佩珊追憶父親余光中

2024-07-13 09:16:00
來源:海外網
字號

  臺灣著名詩人余光中有4個女兒,余佩珊排行第三。她興趣廣泛,甚至時常“見異思遷”。先後讀了歷史學士、廣告碩士、市場行銷博士不説,在香港中文大學就讀時,她的鋼琴演奏考過了八級,一度想去美國主修音樂。多年來,她在香港紙媒做過記者,在臺灣高校教過書,如今在上海工作,為企業提供管理諮詢。

  許多年前,余佩珊曾説,她無意繼承父業,不想和父親處在同一領域,活在父親的影子之下。“在父親去世後,我越來越懷念他,也開始寫詩,更加注重文化的傳承。回想起來,我其實一直喜愛文學創作,還是離不開父親對我潛移默化的影響。”在近日于福建廈門、江蘇南京舉辦的“2024兩岸文學論壇暨青年文學交流活動”期間,余佩珊對記者説。

  “父親是福建永春人,出生於江蘇南京,一生中至少有50年的光陰在臺灣度過,生活在香港10多年,此外有近20年的時光在大陸。”余佩珊説,家鄉是一個人的文化本源,拋卻不了,相關記憶也無法抹除。臺灣很多人的祖籍在大陸,無論他們在臺灣經歷了多少代,仍有不少人會回到大陸尋根謁祖。父親在大陸多地有過生活經驗,這些都成為他情感認同的重要載體。

  余佩珊回憶,父親曾帶她回過南京,他們去拜謁了中山陵,也參觀了明城墻遺址,幾乎走遍當地有代表性的地點。“這裡是他出生的地方,後來還曾在此求學,父親希望我們這些孩子能好好認識一下這座城市。”她説。

  “歷史對我而言,不只是書本上的知識,而是真切在我生命中存在的情懷。”余佩珊説,她曾赴敦煌研究院交流訪問,在欣賞過莫高窟精妙絕倫的壁畫後,忍不住走到無人處落下淚來。“我想到這些無名的藝術家,他們的創作對後世影響深遠,還聯想起自己以前讀漢代史,漢武帝時設立‘河西四郡’,歷史一下子就來到了我的眼前,我仿佛感到與古人産生了連接,也被藝術深深打動。”她説。

  從余佩珊記事起,父親余光中便時常坐在窗前讀書寫作,他的背影深深印刻在余佩珊腦海中。“父親對我們文字的訓練沒有系統指導,也很少手把手教我們,但他會經常給我們買很多書。所以我從3歲起,就在讀各種兒童版的世界名著,養成了對文字的高度敏感。早在少年時代,我就把《紅樓夢》讀了3遍,雖然不能説看懂,卻可以靜下心來連看好幾個小時。”余佩珊説。

  家人往往是余光中的第一個讀者,忙於寫作的他,通常只會在吃飯的時候才露面。“父親會跟我們講他正在創作中的作品,他對文學的熱情也會感染我們。”余佩珊説,面對家中的文學家,幾個女兒卻不大願意認這位“老師”。

  “父親對我們文章的批改,就像改學生作業一樣,後來我就有點不愛拿給他看,因為好像沒有受到鼓勵嘛!”余佩珊説,相形之下,父親對於友人的鼓勵,會比對親人的指點更綿長親切。“因為父親跟他們是明確的亦師亦友關係,對於家人,他反而有時候比較含蓄一點。”她説。

  余佩珊在10歲左右時,父親余光中帶全家在美國住了1年。半年之後,四姐妹中有三個中文寫作水準直線下降,每逢寫家書給祖父和外婆,還要父母先打草稿照抄。1年後,余光中便帶著全家返臺。有人勸余光中留在美國追求大好前途,他卻答道:我要女兒們將來不忘中文,她們的中文要遠比英文流暢。

  “父親的中英文都很好,他在臺灣政治大學當過外文系主任,又在香港中文大學教中文系,在中英文之間的翱翔非常自由。他為人很風趣,對教書育人滿懷熱忱,給我帶來很多無形的熏陶。”余佩珊説,她在香港讀完高中和大學,又在美國念了碩士博士,到現在為止,她可以自信地説,自己的中文絕對比英文好。“我如今成為了詩人,繼承了父親的衣缽,他傳承中華文化的精神,也將滋養我終生。”她説。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