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優化區域經濟佈局 服務暢通國內大迴圈——臺盟中央2024年度重點考察調研觀察

2024-06-21 16:56: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北京6月21日電 題:優化區域經濟佈局 服務暢通國內大迴圈——臺盟中央2024年度重點考察調研觀察

  新華社記者王希

  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加快構建優勢互補、高品質發展的區域經濟格局,對於促進各類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暢通國內大迴圈意義重大。

  近日,受中共中央委託,臺盟中央主席蘇輝率調研組赴天津市、重慶市,圍繞“優化區域經濟佈局,打造新增長極,服務暢通國內大迴圈”課題開展了2024年度重點考察調研。

  如何跑出區域協同發展加速度,為暢通國內大迴圈拓展空間?

  渤海灣畔,調研組一行來到天津港智慧化集裝箱碼頭,只見一台臺智慧運輸機器人往來穿梭,有序運作。作為京津冀地區“海到府戶”,天津港近年來加快智慧綠色發展步伐——全球首個“智慧零碳”碼頭投産運營,港口作業更高效;在北京設立服務中心、入駐雄安綜合保稅區……

  調研組了解到,一年來,天津聚焦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工作和高品質發展這一首要任務,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為戰略牽引,深入實施“十項行動”,不斷推進區域一體化和京津同城化發展,取得積極成效。

  成渝兩地相互賦能,唱好“雙城記”的最新進展,令調研組成員倍感振奮:佔全國1.9%的這方沃土,産出了佔比超6%的地區生産總值;兩地聯手發展電子資訊、汽車等世界級産業集群;推出系列“川渝通辦”事項,讓群眾更好享受同城化便利生活。

  “立足全局謀劃一域,發展一域服務全局。”調研組認為,各地可以進一步把握和用好已經形成的區域協同發展良好態勢,堅持戰略牽引,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優化重大生産力佈局,通過緊密合作全面提升區域發展能級,為暢通國內大迴圈拓展空間。

  怎樣塑造産業競爭新優勢,為暢通國內大迴圈打牢基礎?

  在位於重慶兩江新區的賽力斯汽車超級工廠,只見機械臂不停舞動、物料運輸機器人來回穿梭。在這裡,關鍵工序實現100%自動化,總裝車間最快可實現30秒下線一台車。

  “公司擁有哪些核心技術?”“從企業視角看,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還面臨哪些制約?”“對於優化産業生態,企業有什麼建議?”……走進企業展廳、生産車間,調研組看得認真、問得仔細。

  經濟迴圈暢通需要各産業有序連結、高效暢通。調研組格外關注各地如何走合理分工、優化發展的路子,加快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推動國內大迴圈更好更快地轉起來。

  在走訪中,調研組了解到,天津近年來聚焦港産城融合發展,啟動了系統性探索,同時主動順應新能源發展、數字化迭代趨勢,推動智慧網聯汽車産業快速成長,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建設逐步深入;作為西部製造重鎮,重慶提出打造“33618”現代製造業集群體系,形成了優質産業聚鏈成群的良好態勢。

  調研組認為,天津可以進一步發揮優勢,提升港口支撐能力和運營水準、提升適港産業發展品質、提升港城發展能級,全力推動港産城融合發展;重慶可以進一步圍繞産業佈局抓優化,圍繞要素供給抓配置,圍繞創新轉型抓提升,持續推進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製造業集群。

  如何做好創新這篇大文章,為暢通國內大迴圈增添動能?

  數字時代,算力即創新力。近年來,天津市人工智慧計算中心等平臺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實現了“設備上線、運營滿載”,為一批生物醫藥、智慧製造等領域簽約用戶提供服務,有力帶動了天津以及京津冀區域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

  調研組認為,暢通國內大迴圈,科技創新是解題之鑰、點睛之筆。希望各地不斷促進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壯大,更好實現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形成新質生産力,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從渤海之濱到巴渝大地,調研組一路聆聽記錄,一路思考總結,力求摸清情況、找準問題,並提出針對性意見和建議。

  調研期間,調研組還通過組織召開座談會,系統了解各地優化區域經濟佈局、打造新增長極、服務暢通國內大迴圈的相關情況。會上,有關部門介紹了相關做法、經驗以及下一步的工作思路,也坦言工作中還存在不少挑戰。

  例如,儘管“北京研發、天津轉化”已成為一些企業的選擇,但在提升産業承接力與公共服務水準方面,還有不少難題待破解;西部地區發展潛能大,但仍需加快補齊交通等基礎設施短板,增強科技創新能力……對這些問題,調研組仔細傾聽、認真記錄,並不時給予回應,積極幫忙出主意、想辦法。

  中央統戰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部門有關同志參加了此次調研。

  據了解,臺盟中央調研組下一步將充分梳理吸收此次調研成果,力爭形成高品質的調研報告,以臺盟中央名義向中共中央、國務院報送意見建議,為進一步服務暢通國內大迴圈建言獻策。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