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祖國完全統一才是臺灣的前途和希望”

2024-06-05 09:48:00
來源:人民網
字號

  “兩岸同胞都是黑頭髮、黃皮膚、黑眼睛的中國人,兩岸沒有不統一的理由。”在近日于廣東舉辦的第四屆“攜手圓夢——兩岸同胞交流研討活動”上,新黨主席吳成典表示,雖然兩岸關係面臨一些衝擊,但無法阻擋祖國終將統一的歷史大勢,“我對兩岸和平統一仍充滿信心”。

  第四屆“攜手圓夢——兩岸同胞交流研討活動”由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和臺灣統派團體共同主辦,吸引海峽兩岸有關方面、黨派團體負責人和代表、專家學者及臺胞臺青代表200余人與會,大家圍繞“守護共同家園 共創民族未來”主題展開深入交流研討,為推動兩岸和平統一建言獻策。

  堅決反“獨”

  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都是中國人,是血脈相連的一家人。不久前,臺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在講話中公然鼓吹“臺獨”分裂,甘為外部勢力“棋子”,令臺海情勢愈加凶險嚴峻,遭到廣大臺灣同胞強烈聲討和反對。

  “賴清德違逆臺灣期盼兩岸和平發展的多數民意,為兩岸關係埋下動蕩的危機,他引戰不避戰、居危不思安,致使臺海形勢凶險。”中國國民黨前主席、中華青雁和平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洪秀柱表示,賴清德的挑釁言論從頭到尾表現出“務實臺獨工作者”的立場,完全無視臺灣2300萬人的安危與幸福。洪秀柱呼籲,島內有識之士應攜手守護共同家園,絕對不能縱容“臺獨”分裂行徑,更不能受外國勢力的擺布操縱,要拒絕充當美西方博弈的“棋子”。

  “謊言不可能一手遮天,欺騙世上所有的人。”臺灣歷史學者、統一聯盟黨主席戚嘉林認為,賴清德鼓吹“兩岸互不隸屬”,宣揚錯誤的“臺獨”史觀,是妄圖割斷臺灣與大陸的歷史淵源,割斷兩岸同胞的血脈連結,綁架臺灣人民走向戰爭的危險邊緣。“民進黨當局應認清歷史大勢,儘快懸崖勒馬,承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讓兩岸關係朝著和平發展的正確方向前行,使臺灣社會免於戰爭的恐懼。”戚嘉林説。

  矢志促統

  “我的家鄉在金門,兒時的經歷讓我深深感受到‘戰爭無情、和平無價’。兩岸和平統一,是我從小到大的夢想,也是新黨創立30年來沒有改變過的目標。”吳成典説,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來之不易,誰也無法阻擋兩岸同胞深化合作的大勢和潮流。

  要和平、要發展、要交流、要合作是臺灣主流民意。與會嘉賓紛紛表示,兩岸同胞應增進了解,累積互信,化解矛盾,尋求共識,共同追求和平統一的美好未來。

  “只要了解臺灣歷史就能清晰認識到,‘臺獨’是不可能成功的。”臺灣辜金良文化基金會董事長藍博洲表示,海峽兩岸有著共同的情感、共同的記憶,只有追求兩岸統一才是真正“愛臺灣”,才能讓臺灣人過上好日子。“祖國完全統一才是臺灣的前途和希望。我們一定要讓島內民眾了解真實的臺灣歷史,了解臺灣薪火相傳的愛國主義精神,了解臺灣始終與祖國大陸緊密相依、命運與共。過去是,現在是,未來也是。”

  臺灣資深媒體人黃智賢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兩岸關係好,臺灣才會好。兩岸只有統一,臺灣才有出路。她呼籲島內有識之士肩負起守護民族大義的重任,共促國家統一,共謀民族復興。“越早統一對臺灣越有利,更對整個中華民族有利。臺灣不僅‘當歸’,而且‘必歸’,更要‘早歸’。”黃智賢説。

  同心向前

  “民族復興,臺灣青年絕不能缺席”“推動祖國和平統一,我們應該站出來”“要來大陸走走,才會知道自己的根在哪”……本次活動中,不少臺灣青年積極發聲,為民族復興、祖國統一匯聚青春力量。

  “作為臺灣青年,我們有責任傳承中華文明,堅定守護我們的共同家園。”中華青年發展聯合會臺生部部長林彥辰説,兩岸統一不僅是民族復興的必然要求,更是臺青發展的堅實保障。“臺灣青年渴望發展、進步,渴望與大陸同胞交流合作,兩岸青年應該互學共進,共同面對挑戰,攜手成長。”

  活動期間,兩岸青年實地參訪了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園、港珠澳大橋等,追尋共同的民族記憶,見證大陸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中國人民大學臺灣教師林承鐸告訴記者,在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前,他被先賢先烈在民族危亡之際矢志振興中華的精神所感動。“希望這樣的精神能激勵大家攜手打拼,投身反對‘臺獨’、促進祖國和平統一的民族大業。”

  兩岸同胞同船夜遊珠江時,夜幕之下的廣州塔緩緩亮出“兩岸一家親”字樣。“那一刻,所有人都非常感動,大家實實在在體會到‘兩岸心連心’。”中國傳媒大學臺生蔡雲咏説,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每位臺胞都應該參與,“大家同心向前,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