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專訪戚嘉林:“520”講話是一篇挑釁的“臺獨自白”文

2024-05-23 09:55: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社臺北5月22日電 題:專訪戚嘉林:“520”講話是一篇挑釁的“臺獨自白”文

  中新社記者 劉舒淩

  臺灣史研究會理事長、統一聯盟黨主席戚嘉林22日在臺北接受中新社採訪時指出,臺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520”講話將“兩國論”臺面化、正式化,是繼李登輝、蔡英文之後3.0版的、赤裸裸的“兩國論”。此舉向“臺獨”再跨一大步,是非常嚴重的挑釁。

  長期從事臺灣史研究、關心臺海情勢,戚嘉林説,兩岸學者這兩天都憂心忡忡。今年稍早大陸方面釋出了善意,臺灣輿論期待“520”講話有正面回應,讓臺海局勢出現緩和契機,但這篇不計後果的講話跌破大家的眼鏡。“你讓60%的選民怎樣面對未來?即使有40%的支援者,淺綠也不願意被5%的深綠綁架。你坐上臺灣地區領導人的位置,也不能把大家拖上戰場。”

  戚嘉林注意到,島內媒體將這次講話與2016年蔡英文的“520”講話進行關鍵詞量化比對,發現“兩岸”分別出現2次和14次、“中國”出現7次和0次。

  他指出,講話中最觸目驚心的就是有關“兩岸關係的定位”。賴清德不再視大陸和臺灣是一國之內的兩岸關係,而是視同與日本、美國平行的“外國”。並且,這篇講話提及“中國”之處,不是所謂“呼籲中國停止對臺灣文攻武嚇”,就是“中國併吞臺灣的企圖並不會消失”。戚嘉林説,賴清德企圖將“拒統”定義成“反併吞”。

  但試問,美國教科書會將美國南北戰爭時,戰前林肯對南方的呼籲説成北方聯邦政府對南方的“文攻武嚇”嗎?戚嘉林強調,不但不會,事實上美國人非常推崇南北統一,認為它開啟了日後美國的繁榮。

  島內不乏論者稱賴清德提出“重啟觀光旅遊”“學位生來臺就學”為善意,戚嘉林問,在視大陸為外國的條件下交流,目標難道是一起追求“臺灣獨立”的所謂“和平共榮”?何況説完“追求和平共榮”的表面善意,就是“推動價值外交,跟全球民主國家肩並肩,形成和平共同體,來發揮威懾力量”等殺氣騰騰的論述,更像是“以武拒統”的“臺獨開戰檄文”。

  講話末尾,賴清德提及“1624年,臺灣從臺南出發,開啟臺灣全球化的開端”,戚嘉林直指其“顛倒歷史”。他説,荷蘭人當年來到臺南,給臺灣少數民族與漢人帶來的是屠殺災難、殘酷壓榨。“荷蘭人被鄭成功趕出去以後,他們的歷史學者是有反省的,沒有叫冤叫屈”。

  戚嘉林表示,這段歷史在賴清德口中,荷蘭侵略者及災難性的殖民統治卻成了正面表述的榮耀對象,凸顯了不正義的歷史記憶,讀來真的很痛心。

  他説,當前,兩岸關係面臨不可測的深淵,即將進入寒冷的冬天。但他們錯估了中華民族百年艱苦奮鬥、維護國家統一的決心意志。此刻,兩岸民間更應該保持交流,去爭取同胞走近走親、國家統一的未來。(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