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臺兒莊的兩岸情緣

2024-05-05 08:21: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春日的齊魯大地,草長鶯飛,花團錦簇。在山東省棗莊市臺兒莊區的兩岸公園裏,市民們有的在草地露營,有的在水邊嬉戲,有的在遊樂區玩耍,好不熱鬧。漫步在這座公園裏,記者發現步道上印著臺灣詩人余光中《鄉愁》的詩句,“臺兒莊公園”標誌裏有臺灣島的圖形,細節裏的元素契合了“兩岸”主題。

  “兩岸公園的‘兩岸元素’可不止這些呢。你看那邊的樹林,叫‘同根林’,多次見證兩岸同胞在棗莊的交流交往。”順著棗莊市臺港澳辦工作人員手指的方向,記者看到了一片種著石榴樹、國槐樹的樹林。兩岸同胞曾多次在這裡一同種下樹木,新黨前主席郁慕明為“同根林”親筆題名。

  臺北路、臺中路、日月潭路……臺兒莊的涉臺元素還有很多。但對臺灣同胞來説,提到臺兒莊最先想到的,便是抗日戰爭中的“臺兒莊大捷”。

  臺兒莊區地處棗莊市最南部、嚕蘇交界處,歷史上因京杭大運河在明朝改道經由此處而興盛,被清乾隆皇帝賜為“天下第一莊”。但也由於位處要津,這裡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1938年春,日寇進犯臺兒莊,中國軍民團結血戰,取得臺兒莊大捷,極大地鼓舞了全民族抗戰士氣。如今,位於臺兒莊城區西南郊的臺兒莊大戰紀念館,通過歷史文物、歷史圖片、文獻資料和各類輔助陳列手段,向人們再現臺兒莊大戰中愛國將士和百姓同仇敵愾、共禦外侮的壯舉。

  2009年,全國首家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在臺兒莊設立。據介紹,這些年來,臺灣一直是臺兒莊境外遊客第一大來源地。

  在臺兒莊古城,記者遇到了前來遊覽的臺灣遊客。年近七旬的鄒先生第一次來到山東,他告訴記者,臺兒莊很有名,小時候在課本上學過臺兒莊大捷。“臺兒莊大捷非常值得我們懷念,我們要緬懷那些先烈的抗戰精神,不能忘記那些在抗戰中犧牲的軍民同胞。”

  臺灣旺旺集團北京首席代表林天良已經第二次來到臺兒莊了。他説,臺兒莊大戰中,中國軍隊不分黨派、地域,團結合作,終於戰勝裝備遠勝自己的強敵。“這種團結的精神值得我們銘記,也給我們以啟示。只要團結,兩岸同胞就能有更美好的未來。”

  近年來,棗莊市積極推動棗臺兩地各領域交流合作,舉辦海峽兩岸(棗莊)青少年主題文化周、海峽兩岸大學生戲劇教育研學等交流活動。在去年開展的“惠企暖心”行動中,棗莊重點圍繞支援培育當地臺資企業在大陸上市、融資、招工、拓展市場等,著力解決當前臺商臺企反映的問題,助力臺企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此外,棗莊還出臺相關政策,為臺灣青年的就業創業提供崗位、住房、醫療、生活等方面的便利,讓大家更有融入感、獲得感。

[責任編輯:黃曉迪]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