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少俠:臺灣“金元外交”還能搞多久?
183:12,這代表了與中國建交和與臺灣維持所謂“邦交”的國家數量之比。200:1,這代表了兩者的人口規模之比。誰是主流、誰佔主導,連小學生都一目了然。
大家肯定很好奇,為什麼還是有極少數國家願意跟臺灣,也就是中國的一個省,發展所謂的“邦交”關係呢?莫非是民進黨給了某些國家某些人特別好處麼?
前不久,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就史瓦濟蘭(臺灣在非洲唯一的所謂“邦交國”)首相拉塞爾 德拉米尼竄訪台灣發表談話,其中一句話十分搶眼,“臺灣當局拿島內民眾的血汗錢去供養史瓦濟蘭少數權貴,維繫斯臺所謂‘邦交關係’,這樣的關係對雙方民眾毫無價值”。
查了查,還真是這麼回事。據報道,臺灣當局每年為史瓦濟蘭編列數千萬美元的“援助”預算,而這些錢大多落入了史瓦濟蘭王室的腰包。
史瓦濟蘭王室是出了名的喜奢華、講排場。臺灣當局曾經投其所好,向史瓦濟蘭國王的生日慶典贊助170萬美元(約合5000萬元新台幣)。臺灣“外長”吳釗燮説,這是為了給慶典“放煙花”。還有報道稱,臺灣中華航空曾以大約0.5折的價格“賣給”史瓦濟蘭國王一架專機並提供配套服務。
民進黨幹這種燒錢買賣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去年蔡英文去史瓦濟蘭“旅遊”期間,許諾要給當地建一個戰略儲油槽,號稱這能讓臺灣能源供應更安全。島內有媒體和民代想不通,史瓦濟蘭的石油也要靠鄰國南非供應,南非如果斷供,它自身都難保,又拿什麼來保障臺灣的能源安全?
可見,不管是“放煙花”“送飛機”,還是“打油漂”,都是臺灣當局向史瓦濟蘭權貴奉上的大禮,跟史瓦濟蘭人民確實沒啥關係。
斯臺建立所謂“邦交”56年來,史瓦濟蘭國家建設並沒有實現多大發展。根據世界銀行公佈的數據,2022年史瓦濟蘭全國六成以上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20%人口屬於絕對貧困。三成人口缺少乾淨的飲用水,四成人口缺乏基本的衛生設施。全國僅有不足10%的可耕地,33萬人(全國人口119萬)處於“糧食極不安全”狀態。
就在史瓦濟蘭首相拉塞爾 德拉米尼2024年3月竄臺期間,索羅門群島(2019年與中國建交)總理索加瓦雷發表演講,高度評價中國幫助所羅門推動經濟發展取得的成就,並直言,所羅門此前在與臺灣保持“邦交”關係的幾十年裏,經濟狀況一直處在掙扎中。
好個“掙扎中”!臺灣當局的種種“金元外交”手段不僅壓榨臺灣民眾,也讓那些希望實現真正發展的“友邦”感到無比掙扎。
有媒體梳理相關資料發現,2016年蔡英文上臺以來,臺灣外事部門的預算一路走高,2016年至2022年增長了25%,2022年達到了293億新台幣(約合9億美元)。
2022年臺灣GDP同比增長率僅為2.5%,而同期外事部門預算增幅卻達到了4%,但民進黨當局始終無法挽回“越投錢越虧損”的局面。自民進黨2016年勝選以來,臺灣已經連丟11個“邦交國”,如今只剩下12個。
這是因為,世界上很多東西是金錢買不到的。全世界已有183個國家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同中國建立了外交關係。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代表了國際上的人心所向、大勢所趨。
臺灣從來不是一個國家,過去不是,今後也不可能是。無論臺灣島內形勢如何變化,臺灣是中國領土一部分的歷史和法理事實不會改變,國土不可分、民族不可散的中華文明特質不會改變,支援中國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國際共識也不會改變,臺灣必然回歸、中國必將統一的歷史進程更不會改變。民進黨再怎麼砸錢搞“國際突破”都是徒勞,不僅砸不通前路,最終還將砸到自己。
而那些被臺灣當局用金錢供養的“友邦”權貴們,還是不要被眼前的小利蒙蔽了雙眼,早日迷途知返、棄暗投明才好。畢竟,再好看的“煙花”也終歸轉瞬即逝,“臺獨”勢力花大錢送上的“煙花”也只能是曇花一現的泡影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