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跨越海峽的青春對話

2024-04-10 08:17: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4月9日下午,中國國民黨前主席馬英九率臺灣青年一行赴北京大學參訪交流。

  未名湖畔,楊柳堆煙;博雅塔下,桃李競秀。馬英九與兩岸青年學子沿著未名湖邊走邊聊,不時駐足欣賞、打卡拍照。亭臺樓閣、湖光山色,移步換景,皆有典故,北京大學120多年的厚重歷史文化氣息隨之撲面而來。

  灰磚紅梁的臨湖軒,靜立在未名湖南岸的山坡上。窗外茂林修竹,鳥鳴啁啾,兩棵玉蘭樹亭亭而立。兩岸青年學生圍桌而坐、敘舊話新,分享校園活動、暢談成長歷程。

  時光倒回到一年前,也是在這樣的明媚春光裏,馬英九帶領臺灣青年學生踏上交流之旅,與3所大陸高校學子交流。兩岸年輕朋友相談甚歡,相約早日再見。

  3個月後,應馬英九文教基金會之邀,北京大學黨委書記郝平教授率5所高校師生赴臺交流,兩岸青年學子接續起交流交往的青春佳話,結下深厚友誼。

  “透過一來一往的交流,我深刻體會兩岸年輕人的互動是如此‘渾然天成,欲罷不能’,自然又熱絡。”在北京大學英傑交流中心,馬英九在交流座談會上致辭表示,“推動兩岸學生交流,是我此行最重要的初衷,也是我努力的目標。”

  來自臺灣海洋大學的林佩蓁,分享了此行的收穫與感悟;來自臺灣高雄科技大學水産養殖係的葉文宇,對大陸的農業很感興趣;就讀于北京大學法學院的譚蓉,發出“青春做伴,未來同行”的邀約……從美食到社團,從文化到科技,從實習到創業……青年人有聊不完的共同話題。

  郝平回顧了去年率團赴臺交流的經歷,並引用孫中山先生的話——“中國之復興,當亦出於中國青年之奮鬥”。“兩岸青年學生的交流大有可為,也定會大有作為。”郝平説。

  告別北京大學,已是傍晚。夕陽下,博雅塔靜靜矗立。兩岸青年學子依依話別,共同許下相聚寶島的青春之約。

  此前,4月3日下午,馬英九率臺灣青年到訪中山大學廣州校區南校園。在孫中山紀念館,馬英九與臺灣青年共同緬懷孫中山先生致力振興中華的光輝業績。

  《 人民日報 》( 2024年04月10日 06 版)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