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過元宵還是“過中元”?盤點臺灣燈會那些奇葩花燈……

2024-02-26 08:59:00
來源:中新社微信公眾號
字號

  又到一年一度燈會時節,璀璨明燈點亮全國各地。近日,2024台北燈節“龍躍光城”開幕,一組眾神花燈卻因詭異氛圍爆紅網路,引兩岸民眾圍觀吐槽。

  奇葩花燈時時有,難分伯仲還是各有韆鞦?臺灣燈會“顯眼包”大盤點,最後一個絕對“雷倒眾生”!

  花燈被嘲“中元普渡” 網友直呼膽小勿入

  今年的臺北燈節上,最出圈的不是龍年主燈,而是一座被嘲“中元普渡”的眾神花燈。

  2024台北燈節,花燈“眾神保庇(龍)平安”夜間效果。圖片來源:臺灣社交媒體

  “以為來到奈何橋了”“淩晨會動嗎”“看完有種會跟你回家的感覺”“中元節還可以再擺一次”……一字排開的人形塑像、幽幽發光的蠟黃面容,令不少遊客直呼驚悚,還有網友戲稱來到“大型靈堂”現場、“提前中元普渡”。

  這座花燈長9米,造型高度1.6米至1.7米不等,名為“眾神保庇(龍)平安”。其以擬人化神明為造型,包含媽祖、月下老人、財神爺、觀音菩薩等神明形象。

  該説不説,有細心網友發現,花燈製作單位先泰工藝社,還真是殯葬服務公司(臺灣雅稱為禮儀公司)。花燈爆火後,該公司發文表示,他們婚喪喜慶都有承制,最近意外多了大量訂單,“很多禮儀公司想合作,但業務繁多實在忙不過來”。

  2024台北燈節上的“眾神保庇(龍)平安”花燈,令不少遊客直呼驚悚。圖片來源:臺灣社交媒體

  “上元變中元”,掀起民眾打卡熱潮。花燈設計師先泰工藝社周家豪回應道,“作品有人想看,才會有評價討論。”在他看來,引發熱議體現了作品的成功價值,也讓靜態花燈被賦予話題性與知名度。

  “臺北人比較少看見這樣的民俗風格元素,也愈來愈少見了,才會引起誤解。”周家豪介紹,眾神花燈取龍年祈福寓意,結合眾神保庇元素製成,靈感源於傳統藝閣花車,在臺灣中南部宮廟慶典中很常見,原本計劃在“2024台灣燈會在臺南”活動展出。

  其另一作品,“我在府城數百年~臺灣奇案陳守娘”會在臺灣燈會高鐵燈區展出。陳守娘有臺灣第一女鬼之稱。

  奇葩花燈大比拼 最後一個“雷倒眾生”

  據臺媒報道,臺灣燈會自1990年起每年元宵節之際舉行,早期都在臺北市舉辦而稱“臺北燈會”。2001年起,移師他市巡迴舉辦。此外,自1997年起,臺北市還會舉辦一年一度的“臺北燈節”。

  不只“中元普渡”,歷年臺灣各地燈會上,因造型奇葩出圈的花燈作品層出不窮。

  “土行者”竟成“土撥鼠”

  2016年南投燈會上,一隻名為“土撥鼠”的花燈成為焦點。造型中,蒼白的臉龐加了一圈白毛,細長彎曲的四肢趴俯在地,“鼠不像鼠”。有網友質疑“這到底是什麼妖孽”“騙我沒看過土撥鼠嗎”,還有人將其比喻成電影《千與千尋》中的角色“無臉男”。直到花燈製作方中華花燈藝術協會回應,這只“土撥鼠”其實是“土行者”,也就是沙漠中的狐獴。原來是工作人員在搬運過程中出錯,誤放成“土撥鼠”名牌了。

  2016年南投燈會,“土撥鼠”花燈實為“土行者”,因名稱誤植引發誤會。圖片來源:臺灣社交媒體

  動漫林默娘變身“邪神”

  2017年臺北燈節,參加花燈遊行的“動漫版林默娘”花燈引發爭議。林默娘是臺灣漫畫家韋宗成作品《冥戰錄》主角。然而,花燈造型亮相後,網友不滿角色外觀與原著相差甚遠,圓圓大眼被指“像是用圓規畫的”,形象仿佛“邪神”。連韋宗成也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自嘲“在臺灣邪神史上佔有一席之地”,後來到現場重新為花燈上粧。

  2017年臺北燈節,“動漫版林默娘”花燈被批像“邪神”。圖片來源:臺北市觀傳局

  恐怖片角色走入現實

  臺灣鄉野靈異傳説“紅衣小女孩”曾轟動一時,還躍上大銀幕被翻拍成恐怖片。不過,據臺媒報道,有網友在2017年高雄燈會現場意外發現,一人型花燈在夜晚點燈後,驚嚇指數爆表,和“紅衣小女孩”相似度高達九成。該花燈白天看上去相當正常,穿粉色洋裝的女孩蕩著鞦韆,深藍色頭髮上別了一朵花。內部還裝有同步馬達,讓花燈能自動搖曳。然而點燈後,女孩深藍色的頭髮隱沒在黑暗背景裏,一雙黑色大眼也變得空洞無比,直勾勾盯著人群,再加上歪著頭坐在鞦韆上擺蕩的神情,簡直和傳説中的“紅衣小女孩”一模一樣。

  2017年高雄燈會,一花燈作品被指撞臉恐怖片角色“紅衣小女孩”。圖片來源:臺灣社交媒體

  泳池充當日月潭

  臺灣南投燈會也在農曆春節前後舉辦,各式花燈爭奇鬥艷,每年吸引數百萬人次前往參觀。然而,2017年的南投燈會,卻遭到一位網友在社交媒體上吐槽:燈會上的日月潭花燈,竟是由“充氣式泳池”加上幾盞燈泡組成,還在上面貼上斗大的“日月潭”三字!生怕別人認不出來。“南投燈會也太偷懶了吧,日月潭(花燈)竟然用充氣游泳池就想帶過,太錐了,給87分不能再高了!”這位網友稱。

  2017年南投燈會,日月潭花燈長這樣。圖片來源:臺灣社交媒體

  “福祿猴”折冠“史上最醜”

  要説奇葩花燈,那就不得不提“福祿猴”了。2016年臺北燈節上,這只猴橫空出世,被嘲“雷倒眾生”。該花燈為臺北市花904萬元新台幣打造的猴年主燈,高14.2米,通體為葫蘆形狀,身上畫有猴臉、桃子、金魚等圖案。然而,造型一經公佈就被嫌到不行,還一度傳出嚇哭小孩。正式點燈時,主辦方在原定5分鐘的聲光秀後又加上2分鐘網友惡搞投影,自嘲“史上最醜的燈”“猴子被絲襪套頭”,才使噓聲變笑聲。

  2016年臺北燈節,“福祿猴”花燈被嘲“雷倒眾生”。圖片來源:聯合新聞網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從古至今,花燈都寄託著中華兒女期盼幸福團圓的美好心願。即便是花燈中的奇葩“顯眼包”們,在引起兩岸網友“口誅筆伐”之時,也悄聲講述著兩岸人民同根同源、情之相通的史與實。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今年你和誰一起賞花燈呢?

  (中新社微信公眾號)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