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兩岸漢服愛好者在臺交流:希望“自己的文化”讓更多人看見

2024-02-20 08:56: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社桃園2月19日電(記者 楊程晨)“我知道漢服是因為這兩年馬面裙的走紅,過去就想試試漢服,但在臺灣比較難接觸到。”兩岸漢服愛好者19日在臺灣銘傳大學桃園校區線下交流,來自該校的大三學生王姿慧對中新社記者表示。

  此次交流活動由中華文化促進會服裝文化委員會漢服研究院組織籌辦,約40位年輕的臺灣漢服愛好者報名參加。來自大陸的兩位漢服研究院專家顧問授課,分別從歷史演進、朝代特點、服飾類別、妝造樣式等角度介紹漢服文化,還有10多名大陸漢服“推薦官”身著不同朝代的漢服現場示范。

  介紹環節結束,多位臺灣學生上身體驗漢服。王姿慧換上豎領對襟襖裙,她的同學楊紫翎則戴上飄飄巾、身著道袍,兩人還心心念念幾位大陸“推薦官”身上的缺唃袍、貼里袍、曲裾袍,以及顏色艷麗的飛魚服。

  在湖南從事漢服設計工作的唐侯翔是活動的其中一位授課專家。他介紹,很多人因影視作品喜歡上飛魚服,但它實際不是一種漢服的款式,而是指服裝上的紋飾。

  此次活動的承辦團隊來自大陸。過去十多年,他們在浙江西塘連續舉辦由臺灣知名詞作者方文山發起的漢服文化周活動。唐侯翔參與其中有十年之久,他對記者說,有很多臺灣的漢服愛好者也是通過西塘了解到漢服,漢服文化周成為兩岸愛好者的文化交流平臺。

  “感覺臺灣愛好者了解到的漢服資訊會稍顯落後,大陸的研究、產業發展都要快一些。但這不是大問題。”唐侯翔說,這一次赴臺就是抱著文化交流的心態而來,相信大家能夠感受參與者對中華文化的熱忱。

  2月21日,2024年桃園龍年元宵燈會將迎客。據介紹,與銘傳大學學生交流的大陸“推薦官”們也將參與燈會的漢服朝代嘉年華展演,現場設置漢服拍照區,還將舉辦漢服巡遊、漢服婚禮等活動。

  “來臺參加活動,就是想讓漢服的文化讓更多人看見。”來自雲南的漢服“推薦官”毛朝熙說,“這些服裝雖來自不同朝代,但都是我們的傳統服飾。”

  在臺灣的同學們看來,取材中華文化的漢服經過推廣,一定能在臺灣的年輕人中收獲擁躉,他們也會接過“推薦官”的接力棒,在朋友、同學中做推介。

  “初次接觸漢服的年輕人多是抱著看Cosplay(角色扮演)展的心態前來,這很正常。”唐侯翔認為,通過了解,他們會慢慢有認知,“這和Cosplay有本質的區別。漢服源自我們自己的文化,是現代人穿上了傳統的服飾”。(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