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臺媒看大陸:山西太原晉祠——“中國古建築博物館”

2024-02-08 09:17: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北京2月7日電 近日,臺灣《經濟日報》發表了介紹山西省太原市的報道,講述了晉祠珍貴的歷史、藝術、科學和鑒賞價值。

  晉祠。圖片來源:臺灣《經濟日報》

  報道指出,晉祠位于太原市西南的懸甕山麓、晉水發源處,始建于北魏,是祭祀西周初晉國第一任諸侯姬虞的祠堂,為中國現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園林,集中國古代祠祀建築、園林、雕塑、壁畫、碑刻藝術于一體,被譽為“中國古建築博物館”。

  “三晉之勝,以晉陽為最,而晉陽之勝,全在晉祠。”其現存宋、元、明、清等時期的殿、堂、樓、閣、亭、臺、橋、榭等各式建築100余座,宋元以來雕塑100余尊,鑄造藝術品30余尊,歷代碑刻400余通,詩文匾聯200余幅,古樹名木96株,其中上千年的古樹30株。

  晉祠有“三寶”和“三絕”。“晉祠三寶”包括宋朝建築代表作聖母殿、舉世罕見的古橋魚沼飛梁和金代建築獻殿;“晉祠三絕”是指周柏、難老泉和宋代侍女像。

  聖母殿是全祠主殿,建于北宋太平興國九年,供奉周武王的妻子、周成王和唐叔虞的母親、姜子牙的女兒邑姜。殿內有宋代精美彩塑侍女像40余尊,造型生動,形態各異。殿周圍廊是全國現存古建築中“副階周匝”的最早實例。大殿採用了宋《營造法式》的“柱升起”“柱側角”,增強其曲線美和穩固性,是研究古代建築藝術和建築發展的重要實物資料。

  魚沼飛梁。圖片來源:臺灣《經濟日報》

  魚沼飛梁是一座十字形古橋,被譽為“世界上最古老的立交橋”。關于魚沼,古人以方者為沼,且水中多魚,故名;沼上十字形橋梁即為“飛梁”。該橋建構方式精巧獨特,魚沼方池中築立約30厘米見方的石柱34根,為宋代造型的小八角鐵青石柱,而裝飾的復盆式蓮瓣則具有北魏建築的風格。

  周柏。圖片來源:臺灣《經濟日報》

  周柏、唐槐都是晉祠千年古木的代表。周柏是周代種植的柏樹,至今仍茂盛蔥鬱、樹幹粗壯;唐槐是唐朝種植的槐樹,每到春夏之季,樹綠蔭濃。

  難老泉是晉水源頭三泉中最大的一泉,長流不息。北齊時,有人據《詩經·魯頌》中“永錫難老”之句為其起名。李白曾讚:“時時出向城西曲,晉祠流水如碧玉。”(完)

[責任編輯:李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