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抓住機遇共享紅利 湖南省政協委員話湘臺產業融合發展

2024-01-26 11:21: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長沙1月25日電 (劉曼 張雪盈)“湖南以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多樣的農產品聞名,臺灣則在農業科技創新、生態循環管理方面具有優勢,力求讓更多臺胞了解湖南,攜手推動湘臺產業融合發展。”正在長沙參加湖南省兩會的湖南省政協委員、岳陽市湘岳臺胞創業服務中心主任連上銘說。

  扎根湖南二十多年,連上銘的足跡遍布湖南各地,也抓住了一些發展機遇。2006年,他在岳陽開了當地第一家臺灣奶茶店。“趕上了大陸經濟騰飛的好時候,我們的奶茶店開到了全國各地。”

  看到越來越多臺灣年輕一代跨越海峽來大陸逐夢,連上銘逐漸把目光投向這些初來乍到及計劃來大陸發展的臺灣同胞,用“過來人”的經驗幫助他們“少走彎路”。

  當選湖南省政協委員後,連上銘更加致力于做好湘臺融合發展“潤滑劑”,積極建言獻策。他以農業為例說道,在資源優勢互補的情況下,湘臺可以共同探索實踐循環利用生態經濟,推動兩地農業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也為兩岸農業交流合作提供新的平臺和機遇。

  湖南省政協委員、郴州棲河蓮山旅遊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曹顯鴻,八年前抓住大陸農業轉型的機遇,在郴州農村流轉土地2200多畝,打造集臺灣風情現代農業、鄉村休閒旅遊、綠色農產品種植銷售于一體的蓮山莊園。他引進逾百種臺灣水果、花卉苗木品種,有不少在“跨越海峽”後依然表現亮眼,這一份獨特也令其莊園迅速成為“網紅”打卡地。如今,該莊園年產值2700多萬元,為村民提供了70余個就業崗位。

  作為政協委員,曹顯鴻這些年的目光一直聚焦在農村,每年都帶著相關提案上會,如大力發展設施農業建設、做大做強區域農業產業、關注農村大件垃圾丟棄亂象等。

  “盡管農村人居環境大幅改善,但仍要警惕美麗鄉村‘空心’。”作為定居湖南多年的臺胞,曹顯鴻說,美麗鄉村建設首先應找準方向,根據目標群體設計定位。他建議針對未來農村居住群體特徵,重點建設農莊型、公共社區型和休閒型村莊,在此過程中引進企業,形成產業,農村才會“火”起來。

  加強兩岸農業領域交流合作也是曹顯鴻關注的重點。他利用自身資源,不定期邀請臺灣農業專家到湖南參訪,並組織他們與本地專家及從業人員座談。今年,他想聯合相關部門,在農莊舉辦海峽兩岸農業論壇、海峽兩岸農民趣味運動會等。

  “兩岸多交流,才能促發展。”湖南省政協常委、省臺聯會會長管勇說,當前,湖南省正錨定“三高四新”美好藍圖,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湘臺之間合作前景更加廣闊,省臺聯將充分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發揮親情鄉情的獨特優勢,積極引導廣大臺胞特別是臺商臺企把湖南作為投資興業的“首選地”,積極參與湖南經濟社會發展,在深度合作中實現共贏。(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