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臺媒看大陸:河南南陽內鄉縣衙——“天下第一衙”

2023-12-12 15:03: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北京12月12日電 臺灣《聯合報》近日發表了有關河南省南陽市的報道,梳理了內鄉縣衙蘊含的歷史文化。

  內鄉縣衙。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報道指出,內鄉縣衙坐落在南陽市內鄉縣城東大街,始建于元朝大德八年,是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縣級官署衙門,被專家譽為“神州大地絕無僅有的歷史標本”,有“天下第一衙”的美稱,如今是一座衙門博物館。

  “一座內鄉衙,半部官文化。”內鄉縣衙體現出古衙署坐北面南、左文右武、前衙後邸、監獄居南的傳統禮制。縣衙有院落18進,房舍280余間,大堂、二堂、三堂比照故宮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建造,同時受到清代主持營建者、浙江人章炳燾影響,細節中時見南方建築的細膩婉約,現存建築多屬清代。

  縣衙建築由南至北分三路,中路有照壁、宣化坊、大門、儀門、吏戶禮兵刑工六房,大堂、門房、屏門、二堂及兩廂、夫子院、穿廊、三堂及兩廂、東西花廳、東西庫房和後花園;東路有寅賓館、衙神廟、土地祠、衙役三班、典吏衙、縣丞衙;西路有膳館、監獄、吏舍、主簿衙等。

  內鄉縣衙。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位于縣衙建築群中心的正堂,是知縣公開審理案犯、舉行重大典禮之地,懸挂有“明鏡高懸”四字匾額,三尺公案上擺放有文房四寶、驚堂木、法令簽等審案用物。而照壁和大門間的鬥拱式牌坊——宣化坊,曾是知縣每月初一、十五宣講聖諭、教化百姓之地。

  “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說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飯,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在內鄉縣衙現存的30余副楹聯中,這副由清代康熙年間內鄉知縣高以永所撰的楹聯,最為人熟知並廣為傳誦,成為內鄉乃至南陽古代官德文化的標志之一。(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