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智慧財産權界人士共話交流合作
新華社廈門12月5日電(記者龐夢霞)2023閩臺智慧財産權圓桌會議5日在廈門舉行。圍繞“海峽兩岸融合發展背景下的智慧財産權全鏈條保護”主題,近百名與會智慧財産權界人士以技術創新與海峽兩岸智慧財産權策略、海峽兩岸智慧財産權保護經驗與借鑒、海峽兩岸融合發展背景下的智慧財産權合作展望等為議題展開研討。
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李素華在視頻致辭中説,會議為促進海峽兩岸智慧財産權學習交流、發展提供平臺。會議不僅討論專利商標等傳統智慧財産權客體,還將探討數據等新智慧財産權客體的利用與保護。專利師在智慧財産權的建構與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有利於促進智慧財産權價值最大化。
“福建正迎來推進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的新機遇。”福建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王文生説,近年來,在兩岸專家學者、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兩岸智慧財産權交流合作穩步推進。福建鼓勵支援兩岸智慧財産權領域優秀人才來福建交流、學習、工作和生活,未來將進一步促進兩岸智慧財産權領域融合發展。
中國政法大學無形資産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馮曉青認為,兩岸智慧財産權合作已形成諸多做法和經驗,同時也存在智慧財産權執法協作機制尚未充分發揮作用等問題。兩岸應在智慧財産權執法協作、智慧財産權司法保護、産業領域合作與互補、智慧財産權學術交流與人才培養等方面加強交流與合作。
據了解,這一會議旨在打造海峽兩岸智慧財産權界人士溝通合作的常態化機制。本屆會議由福建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智慧財産權局)支援,廈門大學智慧財産權研究院、國家智慧財産權培訓(福建)基地、國家智慧財産權戰略實施(廈門大學)研究基地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