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未保臺史跡訴説臺灣抗日壯歌
新華社臺北10月25日電題:乙未保臺史跡訴説臺灣抗日壯歌
新華社記者劉斐、石龍洪
臺灣光復紀念日之際,回望歷史,視線裏會出現“乙未戰爭”——那是寶島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場戰爭,那是中華兒女浴血抗擊日本侵佔的一曲壯歌。
清政府在甲午戰敗後,于1895年4月簽訂《馬關條約》,被迫將臺灣割讓日本。聞知島內軍民抵抗之心堅定,為避開基隆、淡水一帶炮臺的防備,日軍于5月29日從臺灣東北部的鹽寮沙灘登陸。然而,等待他們的是包括兵勇和閩南、客家聚落及臺灣少數民族部落的奮勇抵抗。這場全島持續近半年的戰鬥,史稱“乙未戰爭”。
記者日前來到位於基隆市的獅球嶺炮臺,沿山路盤旋而上,密林中掩映著兩座山岩石屋,一為指揮所,一為彈藥庫,均已荒蕪殘破。它們之間是呈扇狀的石造炮座,面朝東北,俯瞰基隆港。
炮臺由臺灣首任巡撫劉銘傳建造,是當時扼守基隆通往臺北的最後一道防線。週末午後,炮臺四週僅有拂葉風聲、蟲鳴鳥叫,許久才有一對父子騎摩托車而來。
“這是做什麼用的?”孩子指著雜草叢生的炮臺底座問。
“這裡以前有大炮,是保護我們的。”父親答。
近年來,民進黨當局和“臺獨”勢力刻意掩蓋歷史,推行“去中國化”,不但美化日本殖民統治,還企圖將“乙未保臺”扭曲成“臺灣獨立”。然而,泣血的真相豈會輕易被篡改、磨滅,“乙未保臺”乃是中國軍民抗擊外敵、保家衛國的鐵證。
“真實的臺灣史被湮滅,這是作為臺灣人的一大悲哀。”當年臺灣抗日領袖之一林朝棟的後人林光輝説,當時臺灣人民抗日意識的根源是濃烈的祖國情結,只有在自己的祖國才不會被當作二等公民。
往事怎能如煙。“十室九無人,存者惟婦女”“千里故山青滿目,萬堆新骨白傷心”“臺灣變番邦,大厝走空空,查某囡仔匿甲無許老鼠空(不僅小姑娘躲起來,連老鼠也逃走了)”等詩歌,記錄了日軍所到之處家破人亡的慘狀。
青史豈可成灰。從北到南,島內處處埋有乙未抗日保臺烈士忠骨。吳湯興、徐驤、吳彭年、楊泗洪、姜紹祖等抗日英雄的事跡閃耀史冊。“邊戍孤軍自一枝,九回腸斷事可知。男兒應為國家計,豈敢偷生降敵夷。”姜紹祖的絕筆詩道出“為國保臺”的愛國情懷。
記者近日到訪彰化八卦山上的乙未保臺和平紀念公園,但見一門古炮直指遠處的大肚溪。1895年8月,日軍抵達大肚溪,抗日軍民在八卦山與敵展開持續數晝夜的激戰。
公園中有一圓弧形石墻記錄著這場戰役的始末。側面的祭祀殿裏供奉著乙未年抗日烈士牌位,殿外紀念碑上刻著:“是役也,吾胞基於民族大義,守土禦侮,僅憑血肉之軀,力挫敵軍三倍于我之堅甲利兵。其英勇壯烈,雖敗猶榮,而威武不屈之民族精神,尤足為後世所欽崇。”
山下有一座1895八卦山抗日保臺史跡館,用文字、圖片、影片、實物等陳列向參觀者講述那段可歌可泣的歷史。據史跡館志工介紹,平時會有學生、社區等團體來參觀,其中由學校組織的團體中會有帶隊老師進行講學。
“這裡不會被遺忘,因為那是歷史。”志工説,史跡館一直考慮擴建,用更豐富的展品和資料講述那段本地人引以為豪的抗日保臺曆史。
遭受日本殖民者殘酷統治的半個世紀中,臺灣同胞的反抗從未停止,死難者逾65萬人之巨。直至1945年10月25日,“中國戰區臺灣省受降儀式”宣告寶島重回祖國懷抱,這一天亦成為臺灣光復紀念日。
臺灣抗日誌士親屬協進會理事長蕭開平對記者説,“乙未戰爭”是臺灣人作為中華民族一分子掀起的愛國主義戰爭,是拒做日本殖民統治下的奴隸而奮起進行的救亡圖存抗爭。“只有時常回望來時路,才能知道該往何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