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九九重陽祭奠先祖 癸卯(2023)年中國仙都祭祀軒轅黃帝大典舉行

2023-10-23 16:12: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一條巨龍象徵著海內外炎黃子孫都是龍的傳人。(台灣網 張曈 攝)

  台灣網浙江10月23日訊(記者 張曈)鼎湖巍巍,好溪湯湯。九九重陽,菊桂飄香。由浙江省人民政府主辦的癸卯(2023)年中國仙都祭祀軒轅黃帝大典10月23日在縉雲仙都黃帝祠宇隆重舉行。海內外炎黃子孫在慎終追遠、緬懷先賢偉業中表達對中華民族人文始祖軒轅黃帝深深的敬仰之情,凝聚起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奮鬥的昂揚之志。

  全國政協副主席、農工黨中央常務副主席楊震,中共浙江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邱啟文,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省總工會主席劉忻,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長胡偉,全國政協常委、浙江省政協副主席成岳衝,中國僑聯副主席高峰,國家民委文化宣傳司副司長陳獻光,中國國民黨前代理主席、前副主席林政則等領導和嘉賓參加祭典。

  參祭嘉賓身披黃色綬帶,在飛天廣場進行祭前序禮後,走過仰止亭、馭龍亭,進入黃帝祠宇,在軒轅殿前的祭祀大院莊嚴列隊,現場氣氛莊嚴、肅穆。大典共有長號鳴天、擊鼓撞鐘、敬上高香、敬獻花籃、敬獻美酒、恭讀祭文、行鞠躬禮、高唱頌歌、樂舞告祭等9項儀程。

向黃帝祠進獻花圈。(台灣網 張曈 攝)

  大典司儀全國政協常委、浙江省政協副主席成岳衝宣佈祭典正式開始。全體參祭人員肅立。隨著司儀宣佈“長號鳴天”,9位號手一起鳴長號5響,號聲嘹亮,響徹蒼龍峽,拉開了大典的序幕,表達中華兒女對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無盡的追思之情。接著是“擊鼓撞鐘”,34響鼓聲和15響鐘聲,象徵全國34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特別行政區,全世界15億炎黃子孫崇敬始祖的共同心聲。

  主祭人依次向軒轅黃帝敬上高香、敬獻花籃。全國政協副主席、農工黨中央常務副主席楊震向軒轅黃帝敬酒。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長胡偉恭讀祭文。全體參祭人員向軒轅黃帝行三鞠躬禮。祭典在氣勢恢宏的高唱頌歌和樂舞告祭中圓滿禮成。

  今年的仙都黃帝祭典,是在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八八戰略”實施20週年的重要節點上舉辦的一次盛典,且正值杭州亞運會、亞殘運會舉辦,節點更為特殊,意義更為重大,各界更為期待。祭典以“弘揚黃帝文化,凝聚民族精神”為主旨,以“更為成功、更為精彩、更為成熟”為目標,以“文化盛典與亞運盛會交相輝映”為追求。在祭典之外,共設置了中國第六屆黃帝文化學術研討會、“八八戰略”麗水實踐二十週年暨“紅動浙西南”成就展、黃帝文化主題展演、鄉村旅遊季等14項子活動。

現場佩戴綬帶參加祭典活動的人們。(台灣網 張曈 攝)

  來自華僑大學的臺籍教師劉奕伶向記者介紹,這是她第一次參加黃帝祭祀大典,感到非常的榮幸與興奮。“從小就被教育自己是炎黃子孫,能夠有機會參與大典,無異是一次不忘始祖、慎終追遠之行。縉雲的祭祀大典,依循古禮之餘,又融合了現代元素,我們看到擊鼓奏樂,又看到龍騰四海。當金龍緩緩升空,給人帶來無限希望,寄願中華民族日益輝煌強大。”劉奕伶如是説。

  來自浙江傳媒學院的臺生沈佳璇告訴記者,看到來自臺灣和大陸的同胞都一起參加祭奠祖先的活動,感受到大家興奮的心情,非常開心,而且最後巨龍騰飛的時刻非常震撼,讓人印象很深刻。

舞者們表演著象徵中國傳統文化的舞蹈。(台灣網 張曈 攝)

  近年來,縉雲全面推進黃帝文化的傳承、弘揚工作,2022年,出臺了全國首個縣級層面傳承弘揚黃帝文化的文件——《關於實施“傳承和弘揚黃帝文化八項工程”的決定》。以八項工程為抓手,全力推動黃帝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並深入挖掘黃帝文化精神內涵,全面打造高端學術研究平臺。今年以來,連續舉辦多場高層次、高規格學術研討會。邀請12位國內人文社科界權威專家學者齊聚縉雲,考察黃帝文化,與復旦大學古代文學研究中心、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聯合舉辦黃帝文化暨杜光庭研究學術研討會,全國30多所高校和研究機構的40多位專家學者參加。在剛剛閉幕的中國第六屆黃帝文化學術研討會上,還舉行了黃帝文化書院揭牌儀式和黃帝文化聯盟啟動儀式。

[責任編輯:房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