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在隴臺商:在“西引力”裏看見廣闊商機

2023-07-24 09:01: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新華社蘭州7月21日電(記者黃揚)盛夏時節是各類野生菌生長的旺季,但在甘肅省古浪縣黃花灘生態移民區的菌菇大棚內,“菌子”們卻處在“養精蓄銳”休整期。

  “我們做菌菇跟南方不一樣,走反季節路線。”甘肅正文菌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錢建華介紹,公司採取“錯峰出行”策略,通過協議供貨方式,主要將産品銷往香港、深圳等南方城市。

  錢建華的企業在當地投資約1500萬元人民幣,擁有126個食用菌種植大棚和4座冷庫,每座冷庫佔地均在2000平方米以上。

  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等政策釋放的“西引力”與日俱增,2000年錢建華與臺灣企業家溫世仁等幾位臺商選擇來到甘肅投資興業。

  “當時古浪還是國家級貧困縣。”錢建華説,不少投資者看中東南沿海城市的繁華,但他不想“隨大流”,相信在廣袤的西部同樣可以發掘廣闊商機。

  隨著大陸脫貧攻堅取得歷史性成果、鄉村振興不斷取得新進展,古浪縣已今非昔比。在農業現代化的發展進程中,錢建華在這裡看到了新機會:“西北地區早晚溫差大,能為水果、蔬菜種植提供非常好的環境,也很適合發展現代農業。”

  2017年至今,甘肅省大力發展戈壁設施農業,省市縣各級財政累計投入35.7億元,撬動各類社會資本投入超200億元。

  在古浪,設施農業得到快速發展,打造了“八步沙”牛羊、溜達雞、枸杞、蔬菜等6個區域公共品牌,黃花灘移民區日光溫室産業園入選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産基地。

  據錢建華回憶,2019年,多虧得到政府在大棚、冷庫、勞動力和資金等多方面支援,公司才得以成立。“政府建設大棚後,由我們定期支付租金進行經營,給予了我們很大的便利。”

  2021年3月,國臺辦、農業農村部、國家林草局等11個部門聯合出臺《關於支援臺灣同胞臺資企業在大陸農業林業領域發展的若干措施》(簡稱“農林22條措施”),在農地林地使用、融資便利和資金支援、投資經營、研發創新、開拓內銷市場等方面,進一步為臺胞臺企參與大陸農業林業高品質發展及鄉村振興提供同等待遇。

  在錢建華看來,這些舉措讓更多臺商臺胞增強了西進大陸的信心。據了解,古浪目前有9家臺企投資,今年下半年還將引入3家。

  “作為投資方,我們要了解當地缺什麼,將項目與實際相結合,發展才可持續。”錢建華説,菌菇大棚運營需要大量人力,能為生態移民區居民提供大量機會。下一步,他計劃結合當地養羊産業優勢,投資有機肥廠,發展迴圈經濟。

  “來甘肅後,我對這裡的感情越來越深。”錢建華對自己在大陸事業家庭“雙豐收”充滿自豪。如今,他與妻子一同紮根西北,2022年還獲評“五好家庭”榮譽。

  “我把蘭州當作第二個家。”錢建華説,“這裡天很藍,地很廣。我希望更多臺灣年輕人能來西北發展,成就一番事業。”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