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第三屆“大航海時代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海峽兩岸學術論壇在廈門舉行

2023-05-29 08:29:00
來源:人民網-臺灣頻道
字號

  人民網廈門5月27日電 (記者蔣安全)第三屆“大航海時代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海峽兩岸學術論壇5月27日在廈門舉行。時值“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週年之際,海峽兩岸專家學者齊聚一堂,集思廣益,建言獻策,共同為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智力支援和學術支撐。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甄佔民,臺灣中華鄭和學會理事長賴進義,廈門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吳子東分別在開幕式上致辭。

  甄佔民表示,當前,以海洋為載體和紐帶的市場、技術、資訊、文化等合作日益緊密。中國提出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就是希望促進海上互聯互通和各領域務實合作,推動藍色經濟發展,推動海洋文化交融,共同增進海洋福祉。中國提出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也是要通過堅持平等互利原則,通過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促進國際關係民主化,摒棄例外主義和霸權思維,推動沿海國家並肩書寫共商、共建、共用、共贏的時代新篇章。

  甄佔民強調,海峽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祖國大陸圍繞支援臺灣地區參與建設“一帶一路”,出臺了一系列惠臺利民政策措施,旨在使臺灣同胞分享更多發展機遇,挖掘兩岸合作的新動能,進一步促進兩岸融合發展,增進兩岸同胞福祉。兩岸交流歸根到底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適宜的思想交流和知識共用,可以為“一帶一路”合作行穩致遠創造良好條件,也可以為兩岸關係健康發展奠定更為堅實的基礎。

  臺灣中華鄭和學會理事長賴進義在致辭中説,鄭和七下西洋是大航海時代的偉大壯舉,“一帶一路”倡議則是21世紀中國的偉大創舉,鄭和下西洋走過的路線已成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一部分。兩岸學者加強對“一帶一路”倡議的交流和研究,可以讓世界更好地讀懂該倡議,讓世界因共建“一帶一路”變得更美好。

  廈門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吳子東介紹説,廈門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支點城市。過去十年,廈門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貨物貿易從248億美元擴大到508億美元,年均增長8.3%。他希望本次論壇為兩岸專家學者搭建了深入交流研討的平臺,期待大家深入交流,匯聚智慧,為促進海峽兩岸攜手推動“一帶一路”高品質發展,促進兩岸融合發展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主題演講環節,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院長李向陽研究員、臺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朱浤源、紐約兩岸歷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湯錦臺等專家學者分別發表演講。

  此次論壇由中國非洲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全球戰略智庫主辦,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廈門市石室書院)承辦,臺灣中華鄭和學會、廈門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海滄區社會科學聯合會協辦。來自海峽兩岸約50家研究機構和高校的80余位專家學者參加此次論壇。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