鈞聲:美政客“以臺制華”注定失敗
2023-04-08 11:14:00
來源:解放軍報
字號
4月6日,美國國會眾議長麥卡錫等國會議員不顧中方強烈反對和嚴正交涉,執意會見“過境”竄美的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這一倒行逆施的行徑是美臺勾連升級的表現,也是美國政客妄圖攪亂地區局勢、推行“以臺制華”圖謀的又一次曝光。
臺灣問題是中美關係中最重要、最核心、最敏感的問題,一個中國原則是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美國國會作為美國政府的組成部分,理應恪守美國政府在中美三個聯合公報中就一個中國原則作出的政治承諾,不與中國臺灣地區進行任何官方往來。麥卡錫是現任美國國會領導人,蔡英文是“臺獨”分裂分子頭目,二者以任何形式、任何理由接觸,都是升級美臺官方交往,是對中國的重大政治挑釁。這種沆瀣一氣、勾連作亂的卑鄙行徑,無異于“自供狀”,再次清楚地證明,美國就是臺海和平穩定的破壞者、攪局者。無論美方怎樣狡辯,都掩蓋不了其惡意損害中國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的真實企圖。
“以臺制華”是一些美國政客大搞政治投機的典型手法。早在去年美國時任國會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竄臺時,麥卡錫就曾表示支持,並揚言若當選眾議長,一定會赴臺。在成為美國第三號政治人物之後,麥卡錫還狂妄地表示,自己想到哪里去就到哪里去,什麼時候去都是自己的自由與權利,“沒有必要聽中國的”。其實,麥卡錫最大的政治生意莫過于坐穩議長寶座,並且在2024年之後連任。其三番五次炒作臺海問題,拿出與反華急先鋒佩洛西爭高低的氣勢,無非是為自己的政治仕途宣傳造勢,在改選前獲得“政治加分”。
“以臺制華”也是美國推進所謂“大國競爭”的典型伎倆。一段時間以來,美國一些勢力出于霸權心態和冷戰思維,將中國視為最主要戰略對手和最嚴峻的長期挑戰,熱衷“築牆設壘”,強推“脫鉤斷鏈”,企圖打造封閉排他的“小圈子”。為推進所謂“大國競爭”,美政客頻打“臺灣牌”,變本加厲推進“以臺制華”,為“臺獨”分裂勢力撐腰打氣,給中國實現和平統一制造障礙,上演了一幕幕鬧劇:公然宣布解除美臺官方交往限制、國務院網站刪除不支持“臺灣獨立”的表述、擴大對臺軍售、頻頻吹噓美臺“夥伴關係”甚至接踵竄臺……不僅如此,他們還以種種荒謬言論抹黑攻擊中國,企圖扭曲虛化掏空一個中國政策,蒙蔽誤導國際社會,把臺灣海峽的緊張局勢歸咎于中國。事實十分清楚,美國才是臺海和平和地區穩定的最大破壞者,是臺海局勢緊張升級的罪魁禍首。
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這是大勢所趨,是中華民族的集體意志,不會改變,也不可能改變。美方必須明白,中國政府在臺灣問題上沒有任何妥協余地和退讓空間。我們絕不會為“臺獨”分裂和外部勢力幹涉留下任何空間。美方不論以什麼方式支持縱容“臺獨”,最終都將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只會在歷史上留下更多美國粗暴幹涉別國內政的醜陋記錄。
事實上,無論在國際社會還是在臺灣島內,美國的“以臺制華”圖謀都不得人心。3月26日,中國同洪都拉斯簽署建交公報,建立正式外交關係。自此,中國已同世界上182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這有力彰顯了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社會壓倒性的共識,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不久前,臺灣數十個政黨和團體發起“反臺獨反介入聯合行動”,反對美國幹涉介入、試圖將臺灣變成戰場。事實上,美國所謂“挺臺”從來不是要支持臺灣“獨立”,所謂“友臺”也從未曾真正視臺灣為盟友,而是把臺灣當作籌碼,“以臺制華”才是根本目的。當前,“疑美論”在臺灣社會不斷發酵,越來越多民眾已經認識到,在那些炮制“毀臺計劃”的美國政客眼中,臺灣就是一顆隨時可被拋棄和犧牲的棋子。美國應該認識到,如果其不顧歷史大勢,繼續推進“以臺制華”,不僅將嚴重損害中美關係,還會進一步加快美國信譽的徹底破產。
臺灣問題是因當年國家弱亂而產生,今後必將隨著民族復興而終結。今天的中國已不是百年前的中國,今天的世界也不是百年前的世界。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實現祖國統一的決心堅如磐石,對于美方侵犯和挑釁行徑,只要美方做一次,中方就必定堅決鬥爭一次。中國軍隊有堅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夠的能力挫敗任何形式的外部勢力幹涉和“臺獨”分裂行徑,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堅定維護臺海地區和平穩定。“以臺制華”的圖謀過去沒有實現,現在不可能實現,將來更不可能實現。
[責任編輯:李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