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祖國大陸是臺商投資興業和發展進步的最大依靠(日月談)

2023-02-01 09:33: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海關總署近日公佈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兩岸貿易額為3196.78億美元,與2021年基本持平,較2020年同比增長超過20%。另據商務部統計,2022年1至11月,大陸新批准臺資項目(含經第三地轉投資)5470個,實際利用臺資金額19.2億美元。

  過去這一年,儘管面臨新冠疫情和民進黨當局阻撓限制等不利因素,兩岸經貿往來總體保持穩定,兩岸經濟交流合作紮實推進,逆勢取得這樣的成果,原因何在?

  成果的背後,是臺商臺企對大陸發展的信心。去年12月,2022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在福建廈門舉行,數百位兩岸工商企業負責人圍繞“數字經濟”“低碳産業”“高端製造”等話題進行探討,尋找合作契機。大家紛紛表示,祖國大陸擁有超大規模市場和完備的現代化産業體系,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取得新進展,創新指數持續提升,前景無限。

  不只是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在去年的進博會、海峽論壇、各類展銷會、各地臺灣周活動上,臺商臺企均積極報名參與,利用擺展櫃、開直播、上講臺等方式展現自身的優勢和價值,積極尋找大陸合作方,以實際行動融入大陸新發展格局,主動參與“十四五”規劃實施、國家區域重大戰略和“一帶一路”建設等,搶抓機遇、趁勢騰飛。在有關方面的支援下,2022年共有10家臺企在大陸A股上市,在大陸上市臺企現增至近60家,直觀地體現了臺商臺企認可大陸長期向好的經濟前景。

  成果的背後,是臺商臺企對大陸不斷落實落細同等待遇政策、推進兩岸經濟融合發展的肯定。去年3月,大陸出臺擴大申請設立個體工商戶相關政策,讓臺胞特別是基層民眾、青年群體到大陸創業的門檻大大降低,臺胞臺青熱烈響應,紛紛申請工商執照,在大陸當起了“個體戶”,邁出了創業發展的第一步。

  除此之外,圍繞“農林22條”的落實落細,大陸有關部門認真履職盡責,支援福建漳平臺創園成功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支援福建三明創建海峽兩岸鄉村融合發展試驗區,推進設立海峽兩岸鄉村振興合作基地,越來越多臺胞參與大陸的鄉村振興事業,在田間地頭揮灑汗水,收穫成功的果實。2022年,中國工業大獎評選首次向臺企開放,冠捷電子公司、上海旺旺食品集團有限公司等8家(個)臺企和項目分獲第七屆中國工業大獎、表彰獎、提名獎,在陸臺企獲得感、榮譽感顯著增強。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成果的背後,是臺商臺企對大陸積極協助他們克服疫情影響、穩定生産的感動。受疫情影響,部分臺商臺企在特定時間出現了融資困難、物流運輸存在障礙、缺少一線工人、防疫物資短缺等問題,企業的生産和運轉受到影響。大陸各地區各部門主動安排工作人員到府服務,成立協調解決問題的微信群、工作專班,通過安排特殊貸款、減免專項稅費、發放特許物流通行證、協調招工和防疫物資採購等舉措幫助企業化解困難,促進企業穩定生産、穩定職工人心。為了解決某一件事,一些工作人員通宵工作,半夜時微信群有響動,也會起來看看和臺商對接的群裏有人提出了什麼問題,需要解決什麼困難。很多臺商和臺企負責人感慨道,大陸常説始終尊重、關愛、造福臺灣同胞,積極為臺胞臺企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這些都不是空話,因為它們就體現在這樣的細節裏。

  律回春暉漸,萬象始更新。新的一年,大陸方面將繼續致力促進兩岸經濟交流合作、深化兩岸融合發展,讓臺胞臺企更有獲得感和參與民族復興的自豪感。祖國大陸始終是臺商臺企投資興業和發展進步的最大依靠,希望更多臺商臺企把握時代機遇,積極投身兩岸交流合作,在實現自身價值和夢想的同時共創中華民族經濟新輝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