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我在廈門這十年】臺青張育琦:跨海而來、褪去鄉愁,紮根十年、築“心”家園

2022-11-22 12:3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廈門市思明區臺灣青年創業導師張育琦。(台灣網 尹賽楠 攝)

  台灣網11月22日廈門訊 (記者 尹賽楠 張玲)“一個微笑贈予一杯咖啡,一個擁抱遞上一杯花茶,一句你好換來一小時暢聊,為在地臺灣青年建言獻策,給予大家更多關懷,就是我們這家‘咖啡館’的初衷。”面對鏡頭,身為“館長”的她以最樸實無華的言語,表達出了內心最真切的情感寄託……

  她叫張育琦,是廈門市思明區的一名臺灣青年創業導師,2008年一次偶然的機遇,讓她最終選擇離開故鄉臺灣,開始在祖國大陸定居。“我的愛人是黑龍江人,因為工作的關係,我們相識于浙江杭州。”回憶起二人初遇時的情景,張育琦笑著告訴記者,“他給我最深的印象就是‘仗義’,在工作中給了我很多幫助。”也正是憑著這份“仗義”,讓他們最終走到了一起。

  “2012年,我們攜家人一起,來到廈門生活。”十年的時間,這座講著閩南語、吃著鹽酥雞的城市,讓這個“跨海而來”的臺灣媳婦兒褪去鄉愁,體味到了“回家”的感覺。

  “婚後我們與雙方父母生活在一起,雖然生活中難免會有差異,但好在彼此包容,能夠互相理解。”張育琦説,公公婆婆不但十分照顧他們的“親家”,還會學做臺灣菜給自己吃,而她的媽媽也會料理幾道東北菜,“打破偏見,為愛相守,才能真正實現深度融合。”

  福建與臺灣隔海相望,打造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是八閩大地推動兩岸融合發展的方向。作為“第一家園”的“第一站”,近年來,廈門率先在大陸推出首個地方版同等待遇政策“廈門60條”,為臺灣同胞在廈門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廈門居民同等待遇,促進臺胞臺企在廈發展得更好更快。

張育琦準備直播課件。(台灣網 尹賽楠 攝)

  為助力兩岸青年聚共識、謀發展,共繪兩岸融合發展新畫卷,今年5月,廈門市著力打造思明區臺灣青年發展服務中心,並設置美麗心情咖啡館等共用交流空間,旨在為臺灣青年提供實習就業崗位推薦、職業生涯規劃、矛盾糾紛調解、心靈關懷等服務,進一步增強臺青來大陸深耕發展的信心。

  “臺灣同胞、臺灣青年來到大陸發展、創業,最擔心的就是身邊沒有親人和朋友,我們希望借助美麗心情咖啡館這一特殊的載體,讓更多臺灣青年放下心中的顧慮,暢聊所思所想,增進彼此認同,讓大家感受到在廈門打拼的溫暖。”張育琦如是説。

  2020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響,兩岸交流面臨更多困難。為了幫助兩岸青年調整心態,保持職場競爭力,自去年起,廈門市全面開展線上教學,舉行多場網路直播課程,為兩岸青年進行線上心理輔導,分享疫情期間的職場溝通技巧。在去年9月的一場線上直播授課中,張育琦以“疫情下的職場心理學”為題,進行了網路直播分享,最多時吸引近五千名兩岸網友同步觀看,大家紛紛表示,“這樣的課程讚爆了。”

  “由於疫情的關係,人際交往、企業經營的模式都發生了轉變,大家逐步從‘面對面交流’轉換成線上互動。”張育琦説,希望通過這樣的直播,讓更多兩岸青年朋友們感受到支援的力量,感覺到這裡就是我們“心”的家園。(審校/李柏濤 高斯斯)

[責任編輯:尹賽楠]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