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萊豬”過後又核食,民進黨如此為民眾“把關”?

2022-09-19 09:05:00
來源:中新社微信公眾號
字號

  一則新聞再次為臺灣食品安全蒙上陰影。近日臺灣地區發佈的輸入食品檢驗結果顯示,一批來自日本群馬縣的蒟蒻粉中檢出輻射物。

  2011年3月日本福島核電站核泄漏事故發生後,福島、群馬、千葉等多地食品因涉遭放射性污染,在臺灣地區被稱為“核食”。民進黨當局今年初宣佈開放進口日本核食,今次事件則是開放進口後的首例。

  人們不禁要問,民進黨當局是否為民眾健康把關?

  政治為先,民進黨的態度早已180度轉彎

  但凡走過必留下痕跡,民眾記得,當年在野的民進黨曾經不遺餘力反核食。

  日本福島核泄漏事故發生後,現任臺行政部門負責人的蘇貞昌就曾高喊“我們要寶島,不要輻島”,販賣民眾對核能的恐懼以換取聲量,民進黨更借機推出“2025非核家園”口號;多個民進黨籍民意代表以核食議題痛批時任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蓄意殺人、當局是共犯幫兇”。2016年,民進黨中央及13個執政縣市還發佈聯合聲明禁止核食。

  民進黨的立場卻在轉變。據臺媒披露,2022年1月,臺立法機構的民進黨黨團邀請臺當局行政主管機構官員及多名綠營民意代表開會,討論“日本福島周邊食品進口議題”,包括何時開放、如何“正名”。民進黨籍民意代表林靜儀提出,應擬定正式名稱,不要叫“核食”;黃世傑更提議可簡稱“福食”。

  2月8日,民進黨當局“突襲”式宣佈開放禁止輸臺逾10年的核食進口。

  “在野時為反而反,執政後‘綠能,你不能’”,這是臺灣民眾對民進黨當局開放核食的揶揄。而早在2018年11月底,臺灣地區舉辦的“反核食公投”,以779萬贊成、223萬反對獲得通過。

  視民意為無物而強推,究其原因,不難從臺當局經濟主管部門的表態中看到端倪:臺灣于2021年9月正式申請加入CPTPP(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日方長期關心福島食品輸出議題,未來勢必會在CPTPP入會談判中有所討論。

  為民眾把關?早有“萊豬”前車之鑒

  民進黨當局能保護臺灣民眾的健康和食品安全嗎?説得好不如做得好,習慣了民進黨口惠而實不至的民眾可以參考其如何對待“萊豬”。

  “萊豬”即含瘦肉精萊客多巴胺的豬肉,多年來,美國政府一直向臺灣施壓,要求臺灣開放對含萊客多巴胺的肉類進口。

  2012年臺當局決定有條件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的美國牛肉進口,引發當時在野的民進黨不滿,發起抵制美牛進口、癱瘓立法機構活動,有示威者向立法機構丟擲牛糞,大喊“寧願吃牛糞,不願吃毒牛”。

  民進黨在過去強烈反對放寬美豬美牛進口限令,上臺之後馬上搖身變成“萊豬”的堅定捍衛者。2020年8月,民進黨當局卻宣佈放寬進口限令,2021年新年第一天,“萊豬”這份大禮被正式送到臺灣民眾手中。

  不明確標識“萊豬”,臺灣民眾時刻擔驚受怕,是否會“不小心吃到毒豬肉”;今年6月,民進黨當局更是宣佈臺中市禁“萊豬”進校園“違法”……民眾拒吃“萊豬”的底線一次次破防。

  未來,在民進黨當局的護航下,核食將源源不斷進入臺灣,當權者如何對待民眾所看重的食安問題,相信臺灣百姓自有判斷。

  作者:丁武、艾涼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