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貞醫院上演12小時“生死時速”救助危症患者
近日,一名在京工作的香港同胞突發心梗,並迅速引發多臟器衰竭等一系列危險病徵。在這命懸一線的時刻,北京安貞醫院急診危重症中心、心內重症監護室以及成人心臟外科醫學中心臨危不亂,手術室、體外、麻醉、輸血科等團結協作,爭分奪秒進行搶救,在經過一夜的監護治療後,進行了一台長達12小時的心外科手術,最終成功將患者從生死線上拉了回來,譜寫了一曲守護生命的讚歌。
出生於香港、求學于臺灣、2003年來到大陸的黎先生,是一位資深廣告人。深耕行業多年的他,目睹了臺灣廣告行業的蛻變,也見證著大陸廣告行業的崛起,更親歷了陸港臺三地協同並進的時代傳奇。但常年忙碌的工作也讓他忽視了身體發出的警報。今年7月21日,毫無疾病徵兆的他在例行檢查中發現了心肌酶以及心電圖的異常,超聲心動提示“瓣膜功能異常”,當天立即轉院至國內心血管領域享有盛名的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夜間就診于急診危重症中心。
黎先生被診斷為急性非ST段抬高心梗合併二尖瓣脫垂,需要外科手術治療,在給予詳細的治療方案同時,準備安排急診綠色通道住院。在等待辦理住院手續時,黎先生原本平穩的病情卻突然加重,出現胸悶、呼吸困難、急躁等左心衰症狀。22日中午開始,更是出現心臟回血通路受阻,血液滲入肺部及其他臟器,進而引發了心衰、腎衰、肺功能衰竭等危險病徵。面對緊急情況,北京安貞醫院心內科重症監護室(CCU)劉文嫻主任與心臟雜交治療中心李海洋主任開展緊急搶救,入院即刻予以IABP的植入以及積極抗心衰治療,在兩個主力科室團隊協作的情況下穩定了當日病情。
對此類情況的患者,最佳手術時間多是在病人度過急發期、各項指標平穩之後,屆時手術的成功率會明顯提升。但23日淩晨5點,黎先生的病情再度惡化,立即予以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通氣。經李海洋主任與各科室專家會診,決定即刻進行手術搶救,手術室、麻醉中心、體外迴圈等科室積極響應。處於心梗急發期的黎先生各項指標極為凶險,存活率可能不到10%,面對如此嚴重的病情,李海洋主任和參加搶救的醫務人員扛住了巨大壓力。
手術室外,是親友們焦灼的翹首以盼。手術室內,是一場與死神搶奪生命的拉鋸戰,每一步都在緊張而有序地進行著。心肌水腫與急診搭橋的矛盾,抗凝治療與外科傷口止血的衝突,嚴重的肺部水腫和心衰這些因素都決定了這是一台異常艱難的手術,同時這也是考驗高精尖手術水準的一台手術。從週六淩晨的六點到晚間六點,長達12小時的不懈努力,在各個手術相關科室的協同努力下,完成了冠狀動脈四根橋血管的移植及二尖瓣瓣膜的置換手術,取得了圓滿成功!
術後,黎先生因急性心梗及瓣膜問題導致的嚴重肺水腫以及心功能障礙,需要在ECMO人工心肺機(俗稱葉克膜)以及IABP的幫助下進行術後恢復。術後的康復也是治療的重點,李海洋主任在重症監護室團隊的配合下,積極調整用藥。心臟內科醫學中心、心臟超聲醫學中心、呼吸內科、感染科、腎內科、消化內科、神內科等各個科室努力協作,充分發揮安貞醫院作為一個綜合醫院的優勢,黎先生終於闖過了各種術後難關。截至目前,黎先生的病情已逐漸恢復,順利撤除ECMO、呼吸機及IABP,各項指標穩中向好。
這場12小時的生死時速中,北京安貞醫院醫護團隊面對危急情況臨危不亂、冷靜從容,憑著高超的技術和必勝的信心,以及在平時無數次錘鍊中磨合出的默契配合,終是在與死神的拉鋸戰中,再一次將患者“奪”了回來。
安貞醫院心臟外科中心主任醫師 李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