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共襄復興偉業 共用民族榮光——二〇二二年兩岸關係研討會觀察

2022-08-19 09:45:00
來源:河南日報
字號

  □本報記者 沈劍奇

  8月18日,2022年兩岸關係研討會在鄭州閉幕。兩天的會期中,海峽兩岸的有關人士和專家學者130余人圍繞“把握歷史大勢共謀民族復興”主題展開深入研討交流。大家在交流中凝聚共識,在碰撞中匯聚智慧,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統一進程提出真知灼見,共同展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交流中,“堅持‘九二共識’”“民族復興”“反對‘臺獨’”“反對外部勢力干涉”等成為熱詞。兩岸專家學者集思廣益、暢所欲言,進行了熱烈而充分的討論,發表了很多很好的意見和建議,研討會取得了積極成果,形成許多重要共識。

  國家強大、民族復興、祖國統一的歷史大勢不可阻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臺灣同胞不能缺席,不能做復興路上的‘逃兵’,要做反對‘臺獨’的‘尖兵’。”臺灣時事評論員黎建南説,臺灣的希望在於統一,臺灣同胞要想在國際社會中挺胸抬頭不被欺負,必須依靠強大的祖國。

  必須堅持“九二共識”,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臺灣淡江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教授魏艾回顧了“九二共識”的歷史背景、形成過程,他表示,過去“九二共識”在兩岸關係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未來兩岸也必須在堅持“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加強合作。上海東亞研究所所長王海良認為,“九二共識”是兩岸智慧的結晶,是“兩岸關係之錨”,獲得了島內大多數人的認同。要將“九二共識”化為具體行動,繼續推進兩岸交流,促進融合發展。

  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符合兩岸同胞共同利益。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鄭劍説,《臺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明確清晰地表明,“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推進兩岸關係、實現國家統一的基本方針,最大限度展現了中國政府和人民對和平的珍視和誠意。他引用黑格爾的名言談和平統一,“誰用合理的眼光來看世界,那世界也就現出合理的樣子。”

  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血濃于水的天然紐帶任何力量都割不斷。河南省社科院歷史與考古研究所原所長張新斌表示,河南與臺灣血緣相親、淵源深厚,是臺灣同胞心中的根脈祖地所在。河南要發揮獨特的資源優勢,促進兩岸文化交流。

  兩岸同胞要攜手反對“臺獨”,堅決反對外部勢力干涉。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教授朱松嶺表示,民進黨當局勾連外部勢力進行謀“獨”挑釁,不斷將臺灣推向險境。新公佈的“臺獨”頑固分子名單,對島內的“臺獨”勢力有非常明確的震懾作用。“如果在這個時期不點名、不震懾、不制裁,就會引起一些宵小群起效倣。”他説。

  兩岸青年要扛起時代重任,在祖國統一和民族復興的光榮偉業中書寫無愧於時代的青春篇章。“臺灣同胞是祖國發展中的主人而非客人,希望更多臺灣青年到大陸發展圓夢。”在閩臺灣青年陳亞妏説。重慶大學學生李姿瑩表示,作為新一代的臺灣青年,將努力傳播兩岸文化,為兩岸融合發展盡一份力。

  臺灣前途在於國家統一,臺灣同胞福祉繫於民族復興。兩岸嘉賓堅信,祖國完全統一的歷史任務一定要實現,也一定能夠實現!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