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臺灣問題的歷史經緯明明白白

2022-08-07 09:45: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支振鋒

  美國國會眾議長佩洛西竄訪台灣,嚴重侵犯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向“臺獨”分裂勢力發出嚴重錯誤信號。一些美國政客不斷為中美關係製造麻煩,美國已經成為臺海和平和地區穩定的“最大破壞者”。臺灣問題的歷史經緯明明白白,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和現狀清清楚楚。佩洛西之流企圖同“臺獨”分裂勢力勾連,“以臺制華”侵犯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是螳臂當車。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臺灣者,中國之土地也”。中國歷代政府在臺灣先後建立了行政機構,行使管轄權。三國時孫吳政權、隋代的中央政府都曾先後派萬餘人去臺,宋代將澎湖地區劃歸福建泉州晉江縣管轄並派兵駐守,1885年清政府正式劃臺灣為單一行省。臺灣和中國其他省區一樣,同為中國各族人民所開拓所定居。儘管曾被外國侵略者侵佔,但中國人民英勇驅逐了侵略者,臺灣兩次經歷失而復歸,始終是祖國不可分離的寶島。臺灣作為中國領土,這一歷史不會因時代變遷而改變,這一事實也不會因巧舌抵賴而消失。

  臺灣問題的産生和演變同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的命運休戚相關。鴉片戰爭之後,西方列強入侵,中國陷入內憂外患、山河破碎的悲慘境地,臺灣更是被外族侵佔長達半個世紀。為戰勝外來侵略、爭取民族解放、實現國家統一,中華兒女前仆後繼,進行了可歌可泣的鬥爭,臺灣同胞也作出了重要貢獻。鄭成功驅荷復臺,他們籌集軍糧、捐獻物資、英勇參戰,“四社土民男婦壺漿,迎者塞道”;反抗日本殖民侵佔,他們堅持“臺灣者中國人之臺灣”,高呼“吊民伐罪,保障臺澎,救民脫苦,惟倭是徵”,不畏強暴、不怕犧牲、前仆後繼、浴血奮戰,數十萬台灣同胞為此付出了鮮血和生命。1945年,中國人民同世界各國人民一道,取得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偉大勝利,臺灣隨之重回祖國懷抱。

  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既是歷史事實,也有著堅實的法理依據。海峽兩岸分隔至今,但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從未分割,也不容分割。二戰中,《開羅宣言》明確要求日本將竊取于中國的領土,包括臺灣和澎湖列島歸還于中國,《波茨坦公告》予以重申。日本投降後,臺灣及澎湖列島正式重入中國版圖。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1971年聯大第2758號決議對此予以明確。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181個國家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同中國建立外交關係。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

  中國共産黨始終推動兩岸關係朝著正確方向發展。統一是歷史大勢,是正道。1949年以來,中國共産黨、中國政府、中國人民始終把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作為矢志不渝的歷史任務。推動全面直接雙向“三通”,開啟兩岸同胞大交流大交往大合作局面;秉持求同存異精神,推動兩岸雙方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達成“海峽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的“九二共識”;確立了“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基本方針,進而形成了堅持“一國兩制”和推進祖國統一基本方略。我們始終著眼于中華民族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團結全體中華兒女,堅決挫敗各種製造“兩個中國”“一中一台”“臺灣獨立”的圖謀,取得一系列反“臺獨”、反分裂鬥爭的重大勝利;中國統一事業得到越來越多國家和人民的理解與支援。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歷史和法理事實,是任何人任何勢力都無法改變的。

  民族復興、國家統一是大勢所趨、大義所在、民心所向。2016年以來,民進黨當局加緊進行“臺獨”分裂活動,致使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勢頭受到嚴重衝擊。隨著佩洛西竄訪和美西方政客操弄,臺海形勢更加複雜。島內“臺獨”勢力蠢蠢欲動,妄圖倚仗外部勢力,分裂謀“獨”;一些外部勢力企圖“以臺制華”,竭力打“臺灣牌”,縱容“臺獨”勢力滋事。但臺灣前途在於國家統一,臺灣同胞福祉繫於民族復興。確保國家完整不被分裂,維護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是全體中華兒女共同意志,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

  祖國完全統一的時和勢始終在我們這一邊。臺灣問題因民族弱亂而産生,必將隨著民族復興而終結。祖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堅決反對“臺獨”分裂行徑,堅決反對外部勢力干涉,牢牢把握兩岸關係主導權和主動權,就是選擇站在歷史正確一邊。我們絕不允許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政黨,在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塊中國領土從中國分裂出去,誰都不要指望我們會吞下損害我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苦果。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臺港澳法研究中心主任)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