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匯智聚力 共話兩岸融合發展

2022-07-17 17:47:00
來源:廈門日報
字號

  海峽論壇嘉賓精彩原聲

  開展對話交流 增進心靈契合

  于群(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副主席):近年來,兩岸社會企業發展態勢良好,日漸成為兩岸青年人特別是高校學生創新創業的新方向。第十屆兩岸公益論壇以“兩岸社會企業交流與合作”為主題開展對話交流,很有意義。今年是兩岸公益論壇創立十週年,論壇要不斷創新形式、豐富內容,不斷增強生命力和適應性,發揮公益溫暖人心的作用,為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增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貢獻智慧和力量。

  整理/廈門日報記者 林岑

  彼此借鑒學習 助力企業發展

  文颕怡(香港義工基金常務副主席):近年來,香港社會企業數量顯著增長,遍佈各行各業,提供的産品及服務日益多元化,尤其是一些新創立的社會企業,以其創新和活力受到社會廣泛關注,大放異彩。期待通過兩岸公益論壇的平臺,大家可以彼此借鑒和學習,為社會企業的未來發展出謀獻策,助其發展,讓更多弱勢社群從中得到滿足感和成就感。

  整理/廈門日報記者林岑

  整合各項資源 做大公益事業

  郭襄潁(臺灣中華文化推廣協會代理事長):臺灣中華文化推廣協會長期致力於推動兩岸文化交流,積極整合各項資源,吸引更多人關心公益、參與公益。未來,我們將致力於推動“雙向迴圈”的公益模式,創造更多“施方”與“受方”的交融互助,讓每一份愛都能成為種子,使公益得到生生不息的良性迴圈和持續深遠的正向發展,讓公益變得更有趣、更時尚、更流行,成為人們常態生活中的美好期待。

  整理/廈門日報記者 林岑

  讓氣象服務 更智慧更精細

  楊榮焜(臺灣嘉賓、漳浦仲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智慧化、精細化的氣象服務對我們的石斑魚、金剛蝦等水産養殖有著相當大的助力作用。像前段時間的暴雨雷電天氣,容易導致養殖水體含氧量不足,突然打雷也會驚嚇魚群,使其亂竄、相互摩擦産生皮膚病,而氣象部門及時發佈準確天氣預報,有利於養殖戶減輕氣象災害造成的損失,提高水産生産能力。因此兩岸氣象專家和學者應加強交流互訪,讓氣象服務更加智慧化、精細化。

  整理/廈門日報記者朱道衡

  加強氣象觀測 提高生産效率

  林志純(臺灣嘉賓、福建漳平鴻鼎農場開發有限公司技術總監):作為茶葉生産者,茶葉品質與天氣變化息息相關,例如,茶葉採摘期間如果遇到陰雨連綿的天氣,過多水分會使茶葉細胞內的水分過度飽和,影響茶葉的香氣和滋味。氣候特點決定兩岸氣象密切相關,因此,兩岸的氣象部門工作人員應加強氣象觀測,及時發佈空氣濕度、雨量、風速、低溫等氣象要素的實時數據,並互通資訊,讓我們根據天氣預報來安排施肥、採摘和曬青等農事,不僅能夠節約原料,而且提高生産效率、提升茶葉品質。

  整理/廈門日報記者朱道衡

  來廈26年 決定在這養老

  熊麒(湖裏區殿前街道興隆社區臺胞志願者):我來廈門26年了,從年輕到現在將近65歲,也到了退休養老的年齡。如今我決定要在廈門養老,因為廈門的養老環境持續改善,當然環境優化沒有止境。比如,需要智慧手機掃碼的場所,要充分考慮老年人的方便出入;道路設計要考慮到坐輪椅老人的出行等。當然總體而言,我覺得廈門在養老服務方面現在已經做得非常好,很多工作也很值得讚許。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