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臺灣年輕人“熱夯”大陸社交軟體,妨礙了誰?

2022-04-18 09:41: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新華社北京4月16日電 新聞分析:臺灣年輕人“熱夯”大陸社交軟體,妨礙了誰?

  新華社記者 陳舒

  近來,小紅書、抖音、b站等大陸商業化社交軟體受到臺灣年輕一代喜愛,在島內多個平臺下載量高企。對於這一純民間的現象,民進黨當局竟誣稱是大陸對臺“文化統戰”和“認知作戰”的新方式。分析人士認為,民進黨“泛政治化”成癮,無端抹黑指控,只會讓人更加看透其懼怕臺灣社會了解大陸真實情況,會讓“臺獨”編造的種種謊言被戳穿。

  民進黨當局究竟在怕什麼?

  “題材豐富又好‘刷’、創意十足又緊跟潮流”,25歲高雄女孩庭瑄這樣概括下載小紅書的原因。

  在她看來,臺灣是高度娛樂化的社會,這樣的屬性使抖音、小紅書在島內走紅成為必然。庭瑄舉例説,身邊有朋友下載抖音就緣于一則搞笑視頻。

  記者採訪中發現,像庭瑄一樣,不少臺灣青年從未來過大陸,卻對大陸應用軟體瞭如指掌,熟知大陸網路流行語。受訪者坦言,因為使用這些軟體,自己對大陸的關注度和好奇心提升了,也萌生了到大陸旅遊、學習、工作的念頭。

  大陸應用軟體在臺灣多個平臺下載量高企。圖片來源於網路

  “這顯然是民進黨當局不願看到的,他們當然會産生警覺甚至害怕的心理。”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教授朱松嶺分析説,民進黨當局編織的“資訊繭房”裏,大陸的形像是閉塞、負面的。“如果讓年輕人通過社交軟體看到大陸真實情況,民進黨和‘獨’派如何繼續愚弄民眾?”

  在大陸發展的臺灣自媒體人楊咏傑認為,兩岸同文同種,天然在語言上沒有障礙,民進黨當局也知道這不可能改變,所以他們必須採取一切手段,操弄各種荒唐的想像式恐懼,盡可能切割臺灣民眾尤其是年輕人與大陸的聯結。

  “大陸出品”等於“文化統戰”?

  好玩有用、時尚流行的大陸社交軟體受到臺灣年輕人青睞,但在民進黨當局和“臺獨”政客眼中,這些“大陸出品”的App是洪水猛獸。他們氣急敗壞指稱,大陸對臺“認知作戰”無所不在,通過抖音、小紅書等社交軟體,用生活化方式對臺灣青少年進行“滲透”。

  “這是民進黨當局及其政客一貫的手法。他們通過潑臟水、貼標簽,企圖醜化大陸這些軟體在臺灣民眾心中的形象,目的是在心理上打‘抗中愚民針’。”楊咏傑説。

  “單純就因為好用,我們就看視頻,查資料,與政治毫無關係,使用時沒感受到什麼‘統戰’。”小紅書使用者、臺灣空中大學王同學表示,島內一些政治人物喜歡拿大陸做文章、扣帽子,“我們有時看到一些新聞也感到莫名其妙”。

  炒作大陸搞所謂“認知作戰”“文化統戰”,是民進黨當局操弄“去中抗中”的慣用伎倆。禁止臺灣業者代理或經銷愛奇藝、騰訊視頻等大陸網際網路視聽服務;大陸動畫片《無敵鹿戰隊》在臺熱播,被以“大量使用大陸用語”認定為“統戰”節目;以所謂“資安風險”對“淘寶臺灣”開罰,要求限期撤資。在民進黨的政治操弄中,“追劇”“購物”“分享生活技能”都可與“大陸統戰”掛鉤。

  “民進黨當局是標準的‘政治動物’,只要和大陸有關,即使老百姓愛用愛看,他們也一概扣上‘認知作戰’帽子。”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科研室副主任張華指出,事實上,民進黨當局不斷“綠化”臺灣媒體,編造謊言謠言,詆毀攻擊大陸,愚弄臺灣民眾,鉗制島內言論。“誰在‘認知作戰’,答案顯而易見。”

  增進兩岸青年交流,誰是獲益者?

  宛宛的小紅書和抖音截圖。受訪者供圖

  6年前,在臺北從事編導工作的宛宛,在朋友邀請下,選擇到大陸工作。如今,30歲的她已是小紅書和抖音上小有名氣的自媒體人,粉絲量近20萬。

  “我分享的內容多聚焦兩岸生活的同與異,也有個人的心得體悟。評論區常收到大陸網友暖心回復,一些臺灣網友私信諮詢來大陸發展的事項。”宛宛説,生活在網際網路時代,兩岸青年之間的距離被“拉近了”。

  分析人士認為,大陸網際網路科技發展日新月異,許多應用軟體在全球嶄露頭角,擁有大量粉絲。越來越多臺灣年輕人因為個人興趣,自發使用這些軟體,還成為內容創作者,在大陸網路産業浪潮中找到施展才華的大舞臺。

  “在大陸這幾年,我收穫了事業、友誼和愛情。和我有同樣經歷的臺灣朋友,不在少數。”宛宛説。

  朱松嶺表示,兩岸交流合作是大勢所趨、民心所向。網路交流為兩岸新一代搭建多元化展示的平臺,提供廣闊的自我發展空間,拓寬彼此視野,也為兩岸青年增進了解、攜手合作創造更多機會。大陸積極為兩岸青年交流合作、逐夢圓夢搭臺助力,民進黨和“臺獨”政客卻不擇手段拆橋斷路,要毀掉臺灣年輕人的“出頭路”。

  “待到疫情結束,我想帶老公回趟臺灣,從他作為大陸人的視角拍攝短片,幫助更多大陸朋友了解臺灣、喜歡臺灣。”宛宛説。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