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歐豪年藝術館在四川內江開館 臺灣畫壇巨擘與張大千“再續前緣”

2021-12-17 10:56: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內江12月16日電 (記者 王鵬)歐豪年藝術館16日在大千故里——四川省內江市正式開館。藝術館坐落于張大千博物館旁,上百幅畫作均由臺灣畫壇巨擘歐豪年捐贈,其中包括3幅張大千真跡。這位年過八旬的畫家激動地説:“了卻了與大千先生‘再續前緣’的心願。”

  當日,2021海峽兩岸大千文化藝術交流活動在內江舉行。活動採取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邀請海峽兩岸文藝界、文旅文創界代表人士等120余名嘉賓參與。張大千與歐豪年多年後在大千故里“再續前緣”,頗受海峽兩岸嘉賓關注。

  國畫大師張大千生於四川內江,終老臺灣。歐豪年作為嶺南畫派大師,早年與張大千在美國初會,之後兩人過從甚密,筆會交往,結下忘年之情。1982年,兩人合作作畫《水仙梅竹》被藝壇傳為佳話。2019年歐豪年應邀來到內江,萌生了捐畫建館與大千先生長久相伴之意願。

  “今天我無比高興!多年前大千先生曾建議我在內江建歐豪年館,今天終於成為現實了。”當日,滿頭白髮的歐豪年在遠端視頻連線中動情地回憶了自己與張大千的友情。他説,自己的藝術館就在張大千博物館旁,了卻了與大千先生“再續前緣”的心願,“未來我將盡綿薄之力,促成兩岸交流更多的合作。”

  內江與臺灣雖相隔萬水千山,但因大千文化,兩地結下深厚情緣。自2013年起,海峽兩岸大千文化藝術交流活動已成功舉辦七屆,發揮了弘揚大千文化、增進同胞交流、促進心靈契合的作用。

  “兩岸文化交流是兩岸交流的重要組成部分,兩岸關係發展離不開兩岸文化交流,中華文化的弘揚發展更離不開兩岸的攜手合作。”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李文輝表示,歐豪年藝術館開館,在內江新增兩岸交流平臺紐帶,這是兩岸文化交流的盛事喜事,希望海峽兩岸專家學者和藝術家們共同弘揚大千文化,創造出更多的優秀文化産品,推動兩岸文化藝術交流與合作繁榮。

  歐豪年藝術館開館後,中新網記者進入參觀。步入藝術館前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歐豪年的半身銅像,底座上刻有“嶺南渡海人”五個大字。藝術館分為嶺南豪年、筆墨造化、忘年之交和渡海新履4個展區,陳展的169幅書畫作品均為歐豪年捐贈,並包含張大千作品3幅。

  藝術館序廳中,張大千贈予歐豪年的手書格外引人注目,“造化在手,豪年道兄才一落筆,便覺宇宙萬物,莫不奔赴腕下,無所遁形,真所謂造物同工也,頃者展出,敬書數語,以志景慕。”

  “大千先生一生行跡廣泛,弟子遍佈世界各地,他生於四川,老于臺灣,而我是從臺灣而來旅居成都的書畫後輩。”參觀完藝術館後,在川臺灣青年書畫家蕭琬融感觸良多。她説,大千先生對她藝術上的啟發與影響非常大,大千先生作為海峽兩岸藝術界共同敬仰的大師級人物,對兩岸文化交流是一個重要紐帶,“希望以此為契機,通過大千先生這塊閃閃發光的招牌,促進川臺兩地文藝界的繼續深度交流與合作。”

  當日,四川省臺辦主任羅治平代表省臺辦授牌“四川省對臺交流基地內江歐豪年藝術館示範點”。活動期間還舉行了“翰墨大千”海峽兩岸書畫藝術作品邀請展、2021海峽兩岸城市文化産業發展交流會等。來自兩岸的知名學者與書畫家將齊聚一堂,圍繞張大千書畫藝術風格、大千文化IP開發、大千文化賦能城市發展等話題共同展開討論與交流。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內江臺商工業園和64個臺資項目保持良好發展勢頭,累計投資突破65億元,涉及電子資訊、食品飲料、紡織服裝、生物醫藥、文化創意等領域。人員往來方面,內江已累計接待臺胞上千余人次,應邀赴臺開展教育、鄉村旅遊、青年志願者等交流考察300多人次。(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