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時評:戳破民進黨當局“民主”真相

2021-12-16 10:15: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新華社北京12月15日電 題:戳破民進黨當局“民主”真相

  新華社記者吳濟海

  針對民進黨當局代表日前在美國所謂“民主峰會”兜售“民主成績”,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15日在新聞發佈會上發出十連問:這算什麼民主?從打壓異己到撕裂族群,從煽動兩岸對立到不惜將臺灣民眾綁上“臺獨”戰車,十連問用事實告訴人們:披著民主外衣行圖利民進黨之實,假民主之名謀“獨”、抗拒統一,才是民進黨當局打民主招牌的真實面目和目的。

  近年來,民進黨當局動輒自詡為“民主前沿”“民主陣營的夥伴”,打著民主的幌子到處求關注,企圖以所謂“價值觀認同”擠進西方“民主陣營”,挾洋自重,對抗大陸。然而,無論説辭多漂亮、調門多高,民進黨當局背離民主的實際作為,不但狠打自己的臉面,也讓外界對其虛偽的本質看得越來越清楚。

  民進黨當局一切言行的最高目標是確保民進黨自身利益,為謀“獨”服務,民主不過是服膺這一目標的工具。當民主與其利益衝突時,這一工具自然“可割可棄”。為了撈取選舉利益,民進黨在島內打壓異己,操弄對立,造成族群撕裂。對於不認同其“去中”“反中”立場的聲音,民進黨當局要麼利用公家資源收編拉攏,製造“綠油油”的媒體輿論生態;要麼濫用行政手段粗暴“消音”,用“綠色恐怖”形塑“寒蟬效應”。

  2020年11月,民進黨當局“通訊傳播委員會”按照高層早已定好的劇本,駁回中天新聞臺換發執照的申請,臺灣新聞史上因此破天荒地出現電視新聞臺被當局關閉的惡例。在關中天的過程中,包括一些綠營政治人物在內的臺灣各界“苦口婆心”地勸喻“不要開民主倒車”,但事實證明,為了讓監督、批評民進黨當局的聲音“消聲”,民進黨當局完全不懼悠悠之口。民主?當然不能擋民進黨圖利之路。

  民進黨常用“公開透明”“程式正義”等所謂民主説辭來要求和攻擊抹黑對手,但涉及自身作為時,這一切消失得無影無蹤。

  2020年8月底,在未向臺灣社會做任何溝通説明、未經立法機構任何審議的情況下,民進黨當局無預警徑自宣佈擴大開放使用萊克多巴胺(俗稱瘦肉精)美國豬肉和30月齡以上美國牛肉進口,引發強烈反對聲浪。輿論痛批民進黨在野時曾發動民眾上街強力反對有條件開放美豬、美牛進口,如今大權在握卻“發夾彎”不做任何説明就宣佈擴大開放。對此,民進黨當局領導人僅稱“時空背景不同”,不願對民眾多做一句解釋。

  所謂“時空背景不同”,無非是民進黨如今上臺了,為勾結、貼靠境外反華勢力謀“獨”,民進黨當局就可以置昔日主張于不顧,置臺灣民眾健康福祉于不顧,“盡臺灣之物力,結外國之歡心”。這算什麼民主?

  在煽動兩岸對立、挑動“反中”“仇中”的政治操弄方面,民進黨當局及其側翼網軍更是不遺餘力。民進黨側翼甚至在網路社交平臺自導自演反串“反中”,民進黨官員隨之跟進嫁禍大陸對臺“搞認知作戰”,結果反串鬧劇被網友識破。綠營及其網軍這種毫無底線的網路操弄,被島內網民痛斥為“蟑螂窩”。這算什麼民主?

  民進黨當局將民主工具化以圖一黨私利,再漂亮的説辭也掩蓋不了其虛偽本質。處心積慮到處兜售所謂“民主成就”以行謀“獨”之實,絕無可能達成目的,只會偷雞不成蝕把米,自取其辱。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