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臺獨”鋌而走險時就是兩岸統一日 學者吁“臺灣趕緊與大陸談,因為機會不多了”

2021-12-13 22:48:00
來源:
字號

2022《環球時報》年會現場。(台灣網 發)

  台灣網12月11日北京訊 (記者 李柏濤)“臺海局勢,民進黨會鋌而走險嗎?”毫無疑問,臺灣問題是大陸民間輿論場最為關注的熱門領域,尤其是民進黨于2016年在臺灣全面掌權以來,臺海局勢迅速的從風平浪靜走向兵兇戰危。現任臺防務負責人邱國正稱,目前是他當兵以來,“兩岸最嚴峻的時刻”。與此同時,臺軍正在窮盡一切辦法增強軍力,試圖給解放軍“攻臺”造成一些所謂“阻力”,但這些吹哨壯膽的作為,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左右臺海局勢?答案不言自明。回到開篇的問題,“民進黨到底有沒有膽子鋌而走險,在臺海局勢上再往前冒進一步?”這個答案也是不言自明。

  民進黨最大追求是執政時吃香喝辣 蔡英文目的是安全“下莊”

  在今日舉行的2022《環球時報》年會上,多位兩岸專家、學者圍繞相關話題給出了自己判斷,大家普遍認為,在大陸臺海紅線和美國對臺策略之下,民進黨和蔡英文所謂“鋌而走險”的概率並不高。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原副會長王在希認為,民進黨無法承受鋌而走險的嚴重後果,“‘臺獨’分裂勢力鋌而走險之時,實際上也就到了兩岸統一之日,”加緊“臺獨”步伐的結果,就是加速兩岸統一。他指出,民進黨“當權派”最大追求是執政時吃香喝辣,主張“臺獨”是為騙選票。

  臺灣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表示,美國在主導美臺關係,民進黨鋌而走險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在中美博弈中,美國不太可能扭轉蔡英文路線,臺灣內部也沒有強大政治力量倒正蔡英文路線。

  臺灣文化大學教授邱毅也認為,以蔡英文的政治性格,不會鋌而走險搞“法理臺獨”,因為臺灣在臺海局勢中是沒有主動權的被動一方,但民進黨如果為選舉而衝的過快,客觀上也存在鋌而走險的可能性。邱毅表示,蔡英文是採取切香腸、打擦邊球、小步快跑等方式,搞得無“臺獨”之名的“實質臺獨”,讓臺灣擁有“臺獨”現實,蔡英文要的是政治權力,讓她卸任後可以安全“下莊”。

  美國是中國統一最主要外部因素 其“維持現狀”長期策略未變

  美國從特朗普到拜登政府,加大介入臺海問題力度,利用“臺灣牌”遏制中國發展。民進黨則利用控制的媒體、網軍,始終在島內營造一種“臺灣有事,美國來救”的輿論假像,反打“倚美謀獨”的所謂“國際牌”。華中師範大學臺灣與東亞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周志懷認為,雖然美國始終是我們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主要外部因素,但其介入臺灣問題的能力在持續下降,從解放軍軍機、軍艦繞島常態化等實例來看,美國在中美較量中並不佔上風。

  那美國是否會是鼓動民進黨“鋌而走險”的背後因素?北京香山論壇秘書處副主任趙小卓認為,美國所謂“臺灣關係法”核心內容是為臺灣提供安全保障,有可能促使“臺獨”勢力鋌而走險,但“臺獨”意味著戰爭,美國會陷入兩難境地。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教授沈丁立表示,美國官方立場仍然是“維持兩岸現狀”,如果蔡英文在極端情況下“走偏”,就違背了美國對臺政策。王在希也認為,美國長期對臺基本戰略目標是“不統不獨”,如果“臺灣獨立”或者兩岸統一,美國遏制中國發展的籌碼就沒有了,這個長期策略並沒有改變。

  美國仍握臺海局勢發展主導權? 中國尚處在對美戰略防禦階段

  對於美中臺“兩國三方”誰在掌控臺海局勢發展主導權?張亞中説,民進黨自2016年上臺後因不接受“九二共識”,導致兩岸這條線“斷了”,臺灣只剩下對美關係一條線,蔡英文在三角關係中的兩岸關係上已無法著力,只能百分之百依附美國。而三方中,唯有美國同時握著中美關係及美臺關係兩條線,因此他認為“主導權在美國手上”。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教授金燦榮也表示,臺灣高度依賴美國,兩岸關係又不太好,所謂“三方遊戲”中,美國的位置最好,肯定是主導,但是長期來看,大陸的主導是毋庸置疑的。他認為,目前中美間還是美強我弱、美攻我守,説中美進入戰略相持還有點早,中國目前還是處在戰略防禦階段。周志懷則指,中國在反“獨”上力道上遠遠大於美國干預,但在“促統”上,中美還處在相持階段。沈丁立表示,美國覺得現在“統一”可能性變大,要用更多威懾手段“嚇唬大陸”,但是並不希望與大陸發生一場難以想像的戰爭。

  金燦榮指出,臺海態勢在尖銳化,因此臺灣要做選擇,臺灣應該趕緊與中國大陸來談,“因為機會不多了,時間不多了,”現在談應可得到很好的條件。張亞中也説,兩岸當務之急,或者未來臺灣政權轉移之後,要思考怎麼從敵對走向和平,再從和平走向融合,最後再從融合走向統一。邱毅則呼籲,大陸“反獨促統”要更加積極、明確、有節奏,一波強似一波,才會使臺灣民眾意識到統一是最好出路。

[責任編輯:尹賽楠]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