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十三屆海峽論壇見證兩岸民間交往激流勇進

2021-12-13 13:53: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廈門12月12日電 題:柳暗花明又一村:第十三屆海峽論壇見證兩岸民間交往激流勇進

  新華社記者褚萌萌、付敏、石龍洪

  冬日的廈門,綠樹碧海,溫暖不減。

  在百年街區集美大社,幢幢閩南紅磚厝古韻猶在。一週來,在這些老墻上,兩岸藝術家創作出多幅構思巧妙的塗鴉作品。其中一幅名為《海峽一日遊》,展現了廈門港、“雙子塔”以及莒光樓等廈門、金門兩地景點,浮雕刻畫,栩栩如生。

  12月10日,在廈門市集美區大社文創旅遊街區,2021海峽論壇第三屆創意塗鴉大獎賽優秀設計獎作品《海峽一日遊》作者(左二)向媒體介紹畫作內容。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正在此間舉行的第十三屆海峽論壇期間,這幅作品獲得第三屆創意塗鴉大獎賽優秀設計獎。“它的‘彩蛋’在於兩岸聯動:在金門,有一幅一模一樣的塗鴉。”創作者之一、福建青年徐晨暉説,希望這兩幅遙相呼應的塗鴉能夠成為廈金的新景點。

  金門部分的創作者是當地陶藝大師王明宗。2019年,他曾來廈門參加該賽事,去年受疫情阻隔未能成行。今年看到活動公告後,他主動申請遠端參與。在金門泗湖,他領著五個徒弟,在一家陶藝觀光工廠的墻上繪製了同樣的作品。

  “希望‘小三通’恢復後,大陸朋友可以來金門參觀畫中的景點。”王明宗在為賽事頒獎儀式錄製的視頻中説。

  像這樣突破重重阻礙實現兩岸交往的故事,在本屆海峽論壇上還有很多。

  圖為12月11日拍攝的第十三屆海峽論壇會場外景。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

  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和民進黨當局阻撓,第十三屆海峽論壇于12月10日在福建拉開帷幕。這標誌著:無論遇到多少干擾阻礙,兩岸民間交往不能斷、不能停、不能少;在激流中勇進,在開拓中前行,兩岸民間交流大勢任誰也阻擋不了。

  作為兩岸最具指標意義的民間交流活動,本屆論壇延續“擴大民間交流、深化融合發展”的主題,線上線下結合、集中分散結合,共有青年交流、基層交流、文化交流、經濟交流四大版塊41場活動,線下邀請到臺灣各界嘉賓5000余人。

  圖為12月11日拍攝的第十三屆海峽論壇大會現場。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出席論壇活動的新黨前主席郁慕明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海峽論壇有沒有成效,這個問題要反過來思考:如果沒有用,民進黨當局為何總是阻撓臺胞前來參會?兩岸交流是阻止不了、擋不住的。

  從事文化傳媒工作的徐慈蓮,去年9月為了參加上一屆海峽論壇,和一行幾十名臺胞專程從島內前來。她仍記得,當她克服重重困難,踏上大陸的土地,站在印有“海峽論壇”字樣的背景板前,不禁掉下眼淚,又激動又感動。

  活動結束後,她一直旅居大陸,目前正在武漢和朋友籌劃一個文旅民宿項目。今年第二次來參會的她感覺“非常溫馨,就像是一個大聚會”。在此,她見到了很多兩岸好友,有這一年來新結交的,還有前些年因為工作往返兩岸期間認識的。

  “這一年,我借住在朋友處,家人都在島內,但時常感到賓至如歸。”徐慈蓮説,“我覺得,我們在大陸幹事業是站在祖國母親的巨人肩膀上。”

  小包智工聯合創始人徐韜在第十三屆海峽論壇大會上發言。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

  “在大陸,夢想真的可以實現。”11日舉行的論壇大會上,小包智工聯合創始人徐韜在演講中説,臺青需要更大的舞臺,而大陸有無限的機會。他鼓勵臺青無論未來是否選擇來大陸,現在都要了解大陸的發展。

  當前島內許多臺胞都對“登陸”的機遇與前景十分關注,本屆論壇受到島內各界密切關注,特別是青年群體。

  “我接觸的很多臺青,都希望通過海峽論壇了解來大陸發展的渠道。”從事臺灣少數民族文化文創設計的臺胞林瑋傑説。三年多來,他致力於把自己的公司延伸為一個就業項目,帶動臺灣青年“登陸”發展。

  兩年多以前,林瑋傑鼓勵剛剛大學畢業的兒子林子豪到大陸發展。“爸爸説大陸比臺灣更有發展,來了以後我發現他説得對。”林子豪説。

  12月10日,以“青春交響 共譜復興”為主題的第十九屆海峽青年論壇在福建廈門舉行。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

  青年交流是海峽論壇的重要內容,也是兩岸交流的活力領域。在論壇配套的第十九屆海峽青年論壇上,10名臺青獲評2021年福建省臺灣青年“創業之星”,其創業項目獲得三年陪伴式輔導和5萬元創業啟動金。

  雲來集文旅創始人黃愷嘉是其中之一。“登陸”不過一年的她,雖是首次參加海峽論壇,但對這個大平臺早有耳聞。談及在全球疫情形勢下的發展,她説:“大陸是全球最先實現經濟正增長的經濟體,我更要過來這邊創業。”

  兩年前獲此榮譽的林宗龍,這次前來為“後浪”們喝彩,感到很欣慰。“海峽論壇當然要召開,不能中斷。”他説,“我告訴很多島內青年,現在就要多多了解、做好準備,一旦有機會‘登陸’發展,就可以抓住機會,厚積薄發。”

  12月11日,演員在第十三屆海峽論壇大會上進行文藝表演。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

  這一年,是疫情仍在全球肆虐的一年,是兩岸關係遭遇人為阻撓的一年。但這一年,也是海峽兩岸融合發展卓有成就的一年,是兩岸民間交往激流勇進、開拓前行的一年。

  論壇大會上,馬克思主義研究者、華東師範大學教師林哲元介紹,臺灣也有百年紅色歷史,其中也涌現出一群挺身而出、奮起抗爭的愛國進步青年。希望兩岸青年攜手努力,為兩岸和平發展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共同奮鬥。

  “期待更多在大陸求學就業的臺青,擺脫‘做客’心態,關心社會、走向群眾。”林哲元説,“在實踐中,把客觀真實的大陸情況傳播回臺灣。”

  馬克思主義研究者、華東師範大學教師林哲元在第十三屆海峽論壇大會上發言。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

  八閩好風候,冬景似春華。海峽論壇的召開,無論是伴著熱情紅火的夏季鳳凰花,還是明媚動人的冬季異木棉,都看得到“柳暗花明”的光明美景,都綻放著萬樹繁花。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