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第三屆海峽兩岸馬戲親子文化節啟幕

2021-12-06 09:59: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廈門12月4日電 (記者 楊伏山)第三屆海峽兩岸馬戲親子文化節4日在廈門(集美)閩臺研學旅行基地拉開序幕。

  福建省臺聯副會長蘇甦、廈門市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陳桂林、廈門市臺聯副會長張勁秋、廈門市臺港澳事務辦公室一級調研員孫麗玲、廈門市集美區副區長鄭小妍及廈門市臺商協會會長吳家瑩等嘉賓和20對兩岸親子家庭代表參加開幕儀式。

  兩岸親子家庭代表上臺互贈禮物——象徵嘉庚精神和閩南文化的龍舟模型、象徵平安吉祥的風獅爺石敢當,表達“大手牽小手,兩岸一起走”的美好願望。

  與會官員與兩岸親子家庭代表一起拉動寓意未來和希望的絲帶,正式啟動第三屆海峽兩岸馬戲親子節。

  本屆文化節以“親子到集美就是不一樣”為主題,共設置海峽兩岸馬戲親子文化節開幕儀式、兩岸親子研學營、兩岸文化惠民親子月等活動,呈現出“招募範圍更廣”“內容更加豐富”“線上線下結合”等特點。

  主辦方稱,這些活動既是廈門集美區在兩岸互動交流、情感認同、文旅融合等方面的又一次實踐創新,也是其對後疫情時代文旅産業如何破局與復蘇的探索。

  據了解,第一屆海峽兩岸馬戲親子文化節首次招募兩岸百對親子家庭同吃、同住、同學、同玩、同創造,搭建兩岸親子交流分享的互動平臺;第二屆文化節則首創“研學+親子”“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研學産業融合新模式。

  今年,儘管仍受到新冠疫情等因素的困擾,集美在兩岸交流,尤其是兩岸親子互動腳步並未停滯,從內涵、形式、時間、空間等維度對本屆兩岸親子研學營進行創新升級。具體體現為:

  首先,活動內涵更加豐富。在以往相對注重孩子學與遊的基礎上,融入臺灣遊學和親子教育理念,變觀光型研學為沉浸式體驗,從自然生態、人文藝術、戶外運動、勞動實踐四個面向,關注親子的全面需求。

  其次,形式更加多樣。注重親子時光的搭建,從集美眾多文旅板塊中精選符合“五育”內涵、帶有兩岸親子屬性的景區景點,以靈玲國際馬戲城為親子營主基地,將園博苑、誠毅科技探索中心、老院子、星巢越中心、阿爾勒攝影展、集美塔、集美學村等文旅資源串聯成4條親子研學精品路線,讓兩岸親子家庭在更多的選擇中,體驗集美之美,提升親子關係。

  第三,時間跨度更大。從往屆一場3天2夜的親子營拓展到為期一個月(12月4日至12月26日),4個週末各有一場不同主題、2天1夜的兩岸親子研學營活動,每場研學營活動招募20組親子家庭。讓兩岸親子家庭有更多的選擇,吸引更多親子家庭參加。

  經過全新升級後的兩岸親子嘉年華得到兩岸家庭的熱烈響應,參與名額幾乎被“秒光”。首期“自然探索營”就有來自臺灣臺北、臺南、桃園、新北的10對親子參加。

  來自臺灣臺南的李靜宜,已來廈五六年了,丈夫在廈門從事半導體方面的工作。這一次,她和丈夫一起,帶著9歲兒子、5歲女兒前來參加兩岸親子研學營。

  李靜宜告訴記者,此次報名參加兩岸親子活動,挑選了生態集美自然探索營。這裡有夜間觀賞動物、趕海等有意思的活動,能給孩子不一樣的體驗;同時,活動有大陸親子家庭參加,希望能遇到合得來的小朋友,讓孩子們在跟平時不一樣的環境裏交流。“非常期待這場即將到來的互動和體驗。”

  同樣來自臺灣臺南的冉瑞雯,這次也是一家四口來參加活動。她對記者説,其先生在廈門工作,一家在這裡生活快五年了。早就聽朋友説兩岸親子研學活動辦得很好,一直很想體驗一下。“兩個兒子都喜歡自然和動物,全家就報名參加了有動物和紅樹林的生態集美自然探索營。”

  “如果有緣的話,我們很願意通過這次的兩岸親子活動,結交更多大陸朋友,更好地融入在地生活。”她説。(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