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回首兩代人“光陰的故事” 臺灣祖孫同盼落葉歸根

2021-12-06 09:58: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寧波12月4日電(記者 李典)“何時外公才能落葉歸根,安葬在大陸的故鄉?”這個問題,林世廷已記不清在心中問了自己多少遍。

  少年出門庭,老來思鄉深。2019年11月,林世廷93歲的外公郭志宏在臺灣振興醫院與世長辭。臨終前,林世廷從大陸趕回臺灣,握住外公的手送了最後一程,“他特別叮囑我們要把他的骨灰帶回寧波的家鄉。”

  “我出生於臺灣,在外公的熏陶下,從小就對大陸的大好河山充滿了嚮往。”回憶起兒時的點滴,林世廷向記者講述,外公常常把寧波挂在嘴邊,“青石板、雕花木窗、飛檐翹角……那些美好的事物在我腦海中一點點勾勒出江南剪影。”

  早年間,出生於浙江寧波鄞縣橫街白象橋(今海曙區橫街鎮)的郭志宏從大陸來到臺灣。他告訴林世廷,那時他一個人在臺灣舉目無親,所幸遇到不少舊雨新知,互相幫襯下勉強度日。漸漸地,生活一點點好起來,郭志宏也愈發思家情切。

  改革開放後,郭志宏回到寧波,看到了他日思夜想的親人,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回報這片生他養他的土地。1992年,郭志宏終於等來了返鄉投資的機會,合資設立了他在寧波的第一家公司。

  2001年,10歲的林世廷跟隨外公的腳步,從臺灣來到大陸,開始了在寧波的定居生活。閒暇之餘,他最愛的事情便是背上背包去旅行。

  從長河落日圓的沙漠風光到小橋流水的江南人家,從面拂海風的鼓浪嶼到濃淡相宜的西子湖……“小時候,外公帶著我遊歷大陸,體驗各地風土人情;長大後換成我帶著外公,感受祖國的大好河山;再後來,外公年事已高,回到臺灣,我就把自己看到的風景和故事,講給外公聽。”

  每聽到家鄉的新變化,郭志宏臉上都會不由自主地流露出自豪的神色。經歷過離別與重聚,他曾寫下“少年出門庭,老來思鄉深”的詩句。在林世廷看來,這句話,便是外公對背井離鄉最深的感嘆和對家鄉最深的思念。

  歌詞中唱道:流水它帶走了光陰的故事,改變了兩個人。林世廷感慨,外公便是影響自己一生的人,“如今我在寧波生活了20年,早已與這座城市有了斬不斷的聯繫。”

  “外公的遺願是落葉歸根,但由於疫情反覆等原因,一直未能實現。”雖有些許遺憾,但林世廷仍懷有希望,“疫情陰霾總有過去的一天,我也一定會幫外公實現願望。”

  “帶著外公對我們的教誨,我會在這片生他養他的土地上繼續奮鬥下去。”林世廷説。(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