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臺胞臺企在祖國大陸熱土上大有可為”

2021-12-01 09:45:00
來源:海外網
字號

  “兩岸同胞是血脈相連的一家人,我們密不可分,休戚與共,我相信在我們共同努力下,京臺合作必將取得更多的成果,為增進兩岸同胞福祉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第24屆京臺科技論壇峰會近日在北京、臺北兩地以視頻連線方式舉行,北京市市長陳吉寧在開幕式上的致辭贏得兩岸嘉賓陣陣掌聲。

  本屆論壇以“合作推動新發展、攜手構建新格局”為主題,聚焦兩岸高新技術産業、高端服務業等領域,兩岸相關部門、産業協會、知名企業代表和科技界人士深入交流、共話發展。

  大陸發展有目共睹

  “祖國大陸擁有超大規模市場和完備的現代化産業體系,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取得新進展,創新指數持續提升,大迴圈、雙迴圈更加暢通,共建‘一帶一路’高品質發展,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低碳發展持續推進,營商環境不斷優化。”中共中央臺辦、國臺辦主任劉結一指出,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面對國際上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和不穩定不確定的世界經濟形勢,大陸方面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品質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兩岸企業家峰會大陸方面副理事長張平代表理事長郭金龍致辭表示,當前,大陸經濟長期向好的態勢更加穩固,大陸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加快構建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國際國內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發揮超大規模市場和完備産業體系優勢,不斷調整優化經濟結構,大力實施區域協調發展、創新驅動發展、鄉村振興等國家戰略,更加注重營商環境的國際化、市場化、法治化,參與國際規則和標準的制定,實現了更高層次、更大領域的開放。

  兩岸企業家峰會臺灣方面理事長劉兆玄認為,大陸近年來注重科技自主創新、發展現代産業體系、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這些方面的成績有目共睹。他期待兩岸企業家能夠積極探討,挖掘新商機,共創新機遇。

  京臺合作碩果纍纍

  北京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正在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加快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和自由貿易試驗區“兩區”建設,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北京證券交易所近日已開市。京臺經濟、科技等領域交流合作碩果纍纍,前景廣闊。

  陳吉寧表示,京臺科技論壇是兩岸企業界共同培育和打造的重要交流合作平臺,是海峽兩岸深化合作、促進創新發展的標誌性品牌活動。20多年來,兩岸企業界把握機遇、開拓前行,聚焦高新技術産業、現代服務業等領域,廣泛開展技術交流與創新合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截至目前,全市累計註冊臺資企業超過3200家,在京投資總額超過70億元,同時一批北京科技企業赴臺投資,實現優勢互補,共同發展。

  “京臺兩地遠隔千里,但根屬同源、血脈相親。2019年京臺科技論壇期間,京臺産業園揭牌,總投資超過100億元,目前已經完成投資30多億元,投資強度超過每公頃2億元,在談臺企近30余家。”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任梁勝在專題演講中説,下一步,京臺産業園將著力打造生態科創區,建設科技創新研究院和科技成果轉化中心,推動科技與文化融合發展,期待未來有更多的臺灣企業家朋友們和高端創業人才來經開區創業發展。

  兩岸攜手共贏未來

  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10月兩岸貿易額2663億美元,同比增長27.8%,臺胞來大陸投資持續增長,在大陸臺企健康成長,更多臺胞來大陸學習實習、工作生活。與會的兩岸嘉賓表示,兩岸同胞應攜起手,共贏未來。

  兩岸企業家峰會臺灣方面名譽理事長蕭萬長表示,近年來大陸提出很多因應新時代環境的新發展戰略,有關兩岸可以進行合作的新議題也隨之不斷涌現。“希望論壇未來可以擴大探討發展數字産業、擴大內需市場、加強節能減碳等議題,引導兩岸産業合作新方向,增添産業融合新動能。”

  臺灣三三企業交流會理事長、臺灣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認為,大陸“十四五”規劃綱要蘊含了消費、科技、人才、技術等多方面的升級商機,這些升級商機都有臺商參與的空間。“兩岸企業在經營策略上,應該加強合作,共同開拓內銷渠道。臺商應該進行産業轉型與重新定位,重視商業模式的改革,用好區塊鏈、5G、AI技術等科技成果,提升競爭力。”

  劉結一表示,近年來,大陸不斷完善惠及臺胞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將繼續協助解決臺企遇到的實際困難。這些都為臺胞臺企來大陸更好發展、共用民族復興的榮光提供了巨大新機遇、新空間,廣大臺胞臺企在祖國大陸熱土上大有可為。(記者 柴逸扉)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1年12月01日 第 04 版)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