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90後”臺灣設計師參與 “活化”福建鄉村

2021-11-27 21:26: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社福州11月27日電 題:“90後”臺灣設計師參與“活化”福建鄉村

  作者 鄭江洛

  “福建的鄉村依山傍水,非常美麗,還有很多保留好的古村落和建築,這在臺灣是比較少見的。”“90後”臺灣設計師詹竣傑如是説。

  詹竣傑來自臺灣臺中,2019年來到福州,兩年多來,他參與了不少鄉建鄉創項目,“活化”福建鄉村。

  近年來,福建從規劃、設計、營造美麗鄉村,到創意、行銷、帶動産業發展,都在積極鼓勵臺灣青年建築師和文創團隊來閩助力鄉村振興,詹竣傑就是其中之一。

  對於畢業于建築設計專業的他而言,在參與福建美麗鄉村建設的過程中,意味著很多學習和發揮的機會,“相當激動和興奮”,他表示。

  2019年落地福州後, 詹竣傑認識了臺灣“見學館”團隊創始人許俊雄,後者引其進入福建鄉村振興産業領域。

  在永泰長慶鎮,詹竣傑作為臺灣“見學館”團隊的一員,配合團隊打造“長慶嚴選”系列,改良當地花生品質和包裝的提升,提升當地農産品附加值。“目前,我們對花生的包裝設計已經進行到了第三版,”詹竣傑説。

  在南平市延平區茫蕩鎮三樓村、光澤縣司前鄉幹坑林場等地,他們以精品化、小眾化、訂單式産業發展思路助推鄉村振興,打造出三樓婚慶文創産業鏈、“幹坑1662”等品牌,促進鄉村一、二、三産業深度融合,推進鄉村産業六級化進程。

  在詹竣傑看來,鄉村振興不僅僅是做冷冰冰的建築,而是要去和當地的居民和土地聯結、互動,把在地的文化和建築空間結合,使其真正“活化”起來。

  “兩岸之間的碰撞相當有趣。”詹竣傑告訴記者,兩岸的設計師由於文化環境的不同,會有一些不同的思考邏輯。比如説,臺灣設計師的想法會比較天馬行空一些,而大陸本地的設計師,則能夠更好地配合當地的實際需要,更好地將他們的想法落地實施,“兩者的結合,會有一個意想不到的呈現效果。”

  在福建進行鄉建鄉創以來,詹竣傑經常思考,如何更好地了解當地的農民需求,如何將一、二、三産業串聯起來,做一個提升打造。

  目前,他在寧德市屏南縣前汾溪村參與的鄉建鄉創項目,和“見學館”團隊一起,對當地的傳統建築進行改造,並計劃打造一條兩岸風物美食街。同時,依託當地的研學基地,通過“美食”+“美育”的方式“活化”鄉村産業,帶動鄉村振興。

  他們計劃在老建築原有小賣部的基礎上,新增展示空間,並結合時下流行元素,讓年輕的遊客願意進來。“讓村民和遊客在這裡可以進行互動。”

  詹竣傑認為,鄉村振興給村裏帶來的改變,不僅是環境的提升,而且要提升當地村民的幸福指數,甚至可以引領青年返鄉創業。

  他還計劃明年在福建創業,打造屬於自己的IP,接下來更好地深入福建鄉建鄉創中。(完)

[責任編輯:吳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