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兩岸鄉村風物喚“鄉愁” 臺灣青年設計師共振興

2021-11-21 22:56: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臺灣的臺南牛頭牌沙茶、新竹老鍋米粉、新北五印醋,福建的福州桐口白鶴粉幹、泉州永春老醋……來自海峽兩岸的百年“老字號”産品,齊聚在福建省寧德市屏南縣屏城鄉前汾溪村舉辦的兩岸鄉村生活風物展,喚起“鄉愁”,亦助力兩岸融合和鄉村振興。

  “這些參展的臺灣百年‘老字號’産品,是我們團隊特地從臺灣選取蒐羅過來的,它們的背後都有耐人尋味的故事。”臺灣“見學館”團隊的“90後”臺灣青年設計師詹竣傑現場介紹道,通過兩岸鄉村風物展示,希望能夠在兩岸鄉村文創産品上取長補短、互學互鑒,進行更深層次的融合。

  從兩年前來到福州起,詹竣傑就開始跟隨臺灣“見學館”團隊參與福建鄉創鄉建項目。他告訴記者,在福州市永泰縣長慶鎮參與花生品質改良和包裝設計,在南平市延平區茫蕩鎮三樓村策劃並設計婚慶伴手禮的包裝和文化衍生産品,這些産品都亮相兩岸鄉村生活風物展。

  2019年起,臺灣“見學館”團隊在永泰縣長慶鎮、延平區茫蕩鎮三樓村、光澤縣司前鄉幹坑林場等地,著力提升優質農産品附加值,打造小眾化、精品化、品牌化的特色農産品,實現農業産業升級,塑造了“長慶嚴選”系列、三樓婚慶文創産業鏈、“幹坑1662”等品牌。

  記者在兩岸鄉村生活風物展現場看到,這些由臺灣青年設計師參與設計的産品,依託福建當地農特産品,加上臺灣的設計元素,禮盒、外包裝文藝精緻。特別是,三樓村的幹坑紅茶和臺灣日月潭紅茶相結合,包裝于一個禮盒之中,盡顯兩岸融合特色。

  這一次,臺灣“見學館”團隊來到屏南縣。看到屏南縣眾多的傳統村落、古廊橋,詹竣傑表示,希望將當地一些閒置的老房子進行空間改造,“活化”利用;小賣部在保留原有功能基礎上,新增一個展示空間;讓當地居民一同參與進來,更好地利用空間。

  如何讓百年老店品牌重新煥發年輕的活力?如何讓老品牌吸引年輕族群的目光,使之成為老品牌的新“粉絲”?臺灣“見學館”團隊創始人許俊雄稱,屏南鄉村具有傳統建築風貌,他們計劃以前汾溪村作為據點,盤點各鄉鎮村落的這些物件,讓優秀“老字號”企業參與改造傳統建築並加以利用,以新品牌形象在此設立據點。

  此前,中國美術學院以藝術為媒,率先踏足前汾溪村,開啟了“美育融入社會,藝術深入田野”的當代社會美育傳播探索與實踐。如今,臺灣“見學館”擬攜手中國美術學院、福建百年老店企業聯合會等,在前汾溪村形成鄉村美學教育、觀光農業、兩岸美食的集聚地。

  據許俊雄透露,他們將成立兩岸導師團,匯聚兩岸品牌規劃、平面設計、空間設計、統籌運營等方面的人才,以“美食+美育”打造前汾溪村百年老店聚落,不斷推陳出新,活化“老字號”品牌,匯聚人氣,集聚發展。

  許俊雄表示,希望以群聚效應帶動周邊觀光旅遊的熱潮,以前汾溪村為據點設立“老字號”企業品牌孵化中心,以兩岸設計人才資源為基礎,為各地企業提供舊品牌再造與新品牌孵化的經驗。(完)

[責任編輯:郭碧娟]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