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兩岸專家共話新格局下經貿合作

2021-10-19 09:11: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兩岸專家共話新格局下經貿合作

  “在大陸投資發展仍是臺商最好的選擇”

  “兩岸經濟合作具有堅實的基礎和強大的動力,能夠經受住風雲變幻的考驗。兩岸經濟不能也無法‘脫鉤’。任何違反經濟規律和民心民意的政治操弄,終將被事實重重‘打臉’。” 全國臺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會長李政宏説。

  由全國臺企聯主辦的“新格局下的兩岸經貿合作與臺灣經濟發展研討會”近日在北京舉行,39位兩岸臺商代表及産學研等各界嘉賓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參與活動,就新形勢下兩岸如何開展經濟交流合作、臺商臺企如何融入大陸經濟新格局等議題展開深入討論。

  大陸“雙迴圈”戰略提供新商機

  “兩岸交流往來的40年裏,隨著大陸改革開放以及兩岸人員往來大門的開啟,兩岸經貿交流合作成果斐然,為臺灣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的拉動作用。廣大臺商既是見證者、參與者,更是受益者。”李政宏説。

  在李政宏看來,民進黨當局不顧兩岸關係歷史和現實,積極配合西方反華勢力遏制大陸,妄稱要與大陸經濟“脫鉤”,損害兩岸特別是臺灣同胞利益,此舉不得人心。“全國臺企聯作為全國性的臺商組織,舉辦此次研討會旨在廣泛聽取意見,引導廣大臺商臺企全面正確地認識兩岸經貿合作形勢,為促進兩岸經貿合作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發揮正能量。”

  通過視頻連線,5位臺灣專家紛紛表示,大陸“十四五”規劃和“雙迴圈”戰略為廣大臺商提供新的商機。“兩岸經貿一直是互利共贏的格局。”海峽兩岸經貿文化交流協會會長高孔廉在視頻發言中説,今年是大陸“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大陸正在積極推進製造強國建設,推動綠色發展,大力發展5G、半導體、新能源汽車等産業,臺商應積極尋找商機,實現轉型升級。

  臺灣電機電子同業公會高級顧問尹啟銘在視頻發言中説,臺商對大陸投資已達成熟期,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大陸“十四五”規劃和綠色經濟等為臺商在大陸發展帶來新契機。臺商要把握機會,因應大陸市場轉變,主動轉型升級,與大陸企業攜手合作,打造産業鏈生態體系,創建産業合作新模式,參與産業合作新項目。

  臺商應加快融入大陸新發展格局

  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副所長張冠華説,大陸“十四五”規劃綱要開啟“雙迴圈”發展新格局,為兩岸經濟關係發展、臺商投資經營轉型升級提供新的重大歷史機遇。臺商應加快融入大陸新發展格局,以大陸市場和産業體系為依託,拓展RCEP和“一帶一路”市場,參與構建新的國際供應鏈,獲取新的競爭優勢。

  “兩岸經濟合則兩利,在大陸投資發展仍是臺商最好的選擇。”全國臺企聯榮譽會長丁鯤華説,兩岸經貿交流是互利雙贏的局面,在當前形勢下,不僅不能“脫鉤”,而且應當進一步加強。

  丁鯤華説,“十四五”規劃建設將逐步改變大陸經濟、生産結構和經營方向,臺商要認準大方向,積極參與,順勢聚力。臺企憑藉自身專業優勢,投入文化産業、教育事業、第三代半導體、再生能源、海洋經濟、醫療及醫療設備等領域的發展,一定可以搶抓機遇,引領風潮。

  海峽兩岸經貿文化交流協會秘書長鄧岱賢認為,隨著大陸中産階級、老年人口的增加,綠色環保、醫療保健、養老照護等産業充滿機遇,都是臺商可以積極佈局的方向。臺商要積極融入大陸發展,抓住政策紅利,結合自身優勢,搭上大陸發展的快車,有機會實現更大的發展。

  促進兩岸交流合作才符合民眾利益

  上海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中心主任盛九元認為,儘管受疫情和內外部環境影響,去年兩岸經貿仍舊逆勢上揚,成為兩岸關係發展中的亮點和暖色。大陸始終以中華民族整體利益和兩岸同胞利益福祉為出發點,這是兩岸經貿合作得以持續穩定發展的關鍵。

  盛九元説,在應對疫情問題上,民進黨當局不斷製造障礙,惡化兩岸關係,阻斷兩岸交流。如阻止大陸疫苗入臺;不顧疫情影響,堅持兩年不返臺即遷戶籍、斷健保;以法規和行政措施等阻斷臺灣人才、技術進入大陸等。這些做法不但違背常情,也昧於事理,必將遭到兩岸民眾的共同反對。

  “兩岸屢創新高的貿易數字已經説明,任何行為都阻擋不了市場規律,硬要人為中斷兩岸交流,一定會給臺灣産業、民眾帶來傷害,促進兩岸交流合作才真正符合兩岸民眾利益。”臺灣中華兩岸康養協會理事長李泓蘭説。

  《臺商》雜誌社社長李曉莊在總結發言中説,在短短的半天時間內,14位兩岸嘉賓從不同角度進行發言,紛紛表示新格局下臺資企業要抓住機遇、再創輝煌,繼續為兩岸經貿合作發揮中堅作用。他們還發出強烈呼籲:兩岸關係好,臺灣經濟才能好,臺灣民眾才能過上好日子。希望民進黨當局順應歷史大勢,回到認同“九二共識”的正確道路上來。

  記者:張 盼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