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臺商二代吳妘蓁:一顆丸子 兩代匠心

2021-10-04 09:09: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社泉州10月3日電 題:臺商二代吳妘蓁:一顆丸子 兩代匠心

  作者 吳冠標

  “從一顆丸子出發,我們走了兩代人。自臺灣到泉州,由家庭作坊到規模化生産到如今的數字化工廠建設,貫穿始終的無非是‘匠心’兩個字。”臺商二代吳妘蓁笑著説,丸子是許多人餐桌上的重要點綴,而她要做“有思想”的丸子。

  20世紀80年代,吳妘蓁的母親蔡阿粉就在臺灣做貢丸。而後蔡阿粉夫婦來到福建泉州,深感人親、語言親、土地親,便於1998年在泉州投資辦廠生産貢丸。那時候,吳妘蓁隨著父母到大陸讀中學,泉州從此成了她的新家。

  如今,父輩創辦的富邦食品成為當地的食品龍頭企業,而吳妘蓁也順利接過了父輩的擔子,帶領著企業開拓新市場、新領域。

  為了保證企業的製造端優勢,吳妘蓁帶著企業擁抱數字化進程。從進料到成品包裝,富邦正逐步形成數字化生産流程,刪減人工成本投入,實現降本增效,優化資源配置。觀光車間的建成,也讓更多人能看見丸子的一步步生産過程。

  在吳妘蓁眼中,父輩的成功靠的是千錘百煉、精益求精的匠心。而自己在繼承匠心精神的同時,還要針對如今年輕人的喜好,走出傳統思想的束縛。“丸子只能用於日常煮湯嗎?只能是球形嗎?我們要讓丸子好吃、好玩、有故事!”

  去年疫情以來,吳妘蓁看到了大量的“年輕宅家族”,也看到了打造新IP的良機。“許多年輕人並不常自己動手做飯,那就讓他們不用做飯也能吃到美味的丸子。”於是,已經在凍品市場站穩腳跟的富邦瞄準休閒食品市場,開始生産開袋即食的創新丸子。

  吳妘蓁還聯繫到資深的文創行銷專家,為即食丸子産品設計出時尚的包裝和宣傳語走上網際網路,孵化出“琥哥哥”全新IP品牌;並嘗試賦予丸子文化內涵,讓人們吃到美味的同時感受到丸子的文化價值。

  隨著大陸內銷市場的打開,2020年富邦食品逆市上揚,營業額同比增長了34.2%。但吳妘蓁並不滿足於此,新媒體直播平臺的興起讓她感受到時代的風向。“我們還要引導消費者怎麼用丸子做美食。這點我母親也很支援,她親自上陣拍攝美食情景劇,或者直播用丸子通過燒烤、焗芝士等等手法做出一道道美味佳肴。”

  “疫情防控期間政府對臺企的扶持政策和鼓勵也是支援我們渡過難關的一大助力。”吳妘蓁表示,當企業遇到停工停産的難題,當地政府送來的抗疫政策、金融政策、貸款貼息、企業用電、技術創新等一系列扶持、補助,幫助富邦食品快速復工復産,增強了企業擴大生産的信心。

  在吳妘蓁的心中,生活了20多年的泉州已是自己的“第一家園”。“我丈夫是泉州人,我父母在這裡生活,我的兩個孩子在這裡成長,我們的企業在這裡紮根。有家人的地方就是家。”

  吳妘蓁認為,富邦食品能夠在這裡立足,優勢還在於臺灣與泉州同根同文同種,理念的相似為企業降低了溝通成本,更加“順風順水”。

  “基於這20多年來對大陸市場的熟悉,未來我們準備建設一個兩岸食創園區,希望通過這個平臺吸引更多臺胞、臺企尤其是青年來到泉州就業創業,把臺灣更多的美食帶到大陸市場來。”吳妘蓁如是説。(完)

[責任編輯:李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