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通史(六卷本)是這樣“煉”成的
《臺灣通史》(六卷本)。
説起《臺灣通史》,大家可能最先想到的是連戰的祖父、連橫先生的著作。那部《臺灣通史》介紹了從遠古到近代臺灣的歷史,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時隔百年之後,由閩南師範大學策劃、兩岸學者歷時8年共同編寫的《臺灣通史》(六卷本)正式出版。這是大陸方面出版的第一部“臺灣通史”。為什麼大陸方面要出版新的《臺灣通史》?這部162萬字的巨著又是怎樣“煉”成的?就此,記者採訪了本套書籍的編著者。
駁斥“臺獨”謬論
“‘臺灣通史’四個字分量很重,為什麼要主導編寫這樣一部著作?”面對記者提問,閩南師範大學黨委書記吳彬鏹説:“閩南師範大學地處閩臺交流的前沿地區,編纂這部作品有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吳彬鏹認為,學史以明智,鑒往而知來。這部全景展示臺灣從遠古到現代發展的通史性著作,是反制 “臺獨”分裂圖謀的佳品力作。
在本書主編、閩南師範大學閩南文化研究院名譽院長陳支平教授看來,“臺獨”分子極力推行“去中國化”,在歷史表述上炮製種種謊言以及貌似學術的歪理邪説。作為新時代的史學工作者,理應承擔起對臺灣歷史正本清源的重任。
編纂如此巨著工程量浩大,千頭萬緒,如何著手?2012年,閩南師範大學將《臺灣通史》(六卷本)項目確立為10個兩岸研究重大重點項目之一,並投入數百萬元經費。隨後,學校成立領導小組、編纂委員會,通過20余次會議的協商探討,將全書分為上古至明代卷、明鄭卷、清代上卷、清代下卷、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卷和現代卷6卷,由寫作團隊分頭完成各卷內容。
2014年6月,書稿初步完成。2020年10月,《臺灣通史》(六卷本)獲批並正式出版。
史料翔實豐富
史書講究史料證據,批駁“臺獨”史觀顯然不能從理論到理論。為了做到以史服人、用證據説話,《臺灣通史》(六卷本)的作者團隊不遺餘力,蒐集了大量史料證據。
“你看上古至明代卷,作者就找到了人類考古學方面的證據,介紹了舊石器時代晚期福建漳平縣奇和洞遺址與臺灣長濱文化的相似性與聯繫性,並説明‘這個時期正是第四冰期晚期,由於海平面下降,今日的臺灣海峽在當時是陸地,人類可以輕易地隨狩獵的動物由大陸東南地區來到臺灣海峽及臺灣其他地區’。”吳彬鏹指著書中的內容向記者表示,類似的內容,都是在用史實論證“海峽兩岸同宗同源,臺灣自古以來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除了上古時期的內容,作者團隊在後續的書稿中也廣泛採用了各種資料,論證兩岸同胞血脈相連的事實。比如在明鄭卷、清代上卷、清代下卷,作者用閩粵地區和臺灣之間的民間信仰分佈、家族祭祀與族譜記載、書信往來、民間契約等內容來呈現大陸東南沿海人民移居臺灣、兩岸之間交往融合的歷史,證明兩岸之間地緣相近、血緣相通。
陳支平告訴記者,書中史料翔實不僅得益於作者團隊編書期間的精心付出,也離不開大家一直以來的成果積累。像是徐泓教授著有《清代臺灣自然災害史料新編》、宋光宇教授著有《臺灣史》、劉益昌教授著有《存在與未知——臺中地區的考古遺址與史前文化》等。而他本人也曾編纂《臺灣文獻彙刊》,該書遴選彙編了臺灣歷史文化的珍稀文獻資料600余部,由關係閩臺的古籍、檔案資料、族譜、民間文件與契約等部分組成,填補了該領域在文獻資料建設方面的一項空白。
兩岸攜手合作
“這部著作的編寫過程恰是‘兩岸一家親’的真實寫照,體現了兩岸學者的歷史擔當。”提起這部書時,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副會長楊毅周用“共用史料、共寫史書”來形容。的確,在這部書的編寫過程中,兩岸元素體現得淋漓精緻。
一方面,參與本書編纂的有多位臺灣學者。例如徐泓教授曾任臺灣大學歷史系主任,此次編書他主要負責臺灣少數民族部分的內容;宋光宇是臺灣“中研院”研究員,劉益昌是臺灣成功大學考古研究所所長,他們二位負責編寫上古至明代卷,介紹臺灣史前文化的起源、發展與海峽兩岸在當時的聯繫;現代卷作者之一的施沛琳是閩南師範大學閩南文化研究院教授。
另一方面,為了做到史料翔實、觀點準確,編寫團隊經常往來于兩岸之間,為編書做相應準備。吳彬鏹介紹,該校的施沛琳教授主要利用寒暑假時間返回臺灣,拜訪宋光宇教授,交流寫作心得;清代下卷的作者林國平教授、馬海燕副教授于2014年至2015年間5次到臺灣蒐集資料,做田野調查,共蒐集近300種專著、文書,多次考察宮廟和民間習俗活動,為寫作清代臺灣的鄉族社會、女性生活、宗教與民間信仰、方言與民俗內容奠定了堅實基礎。
“我最早去臺灣的時候是1992年,此後的近30年時間裏也經常赴臺參與學術研討,並曾在臺灣暨南大學、東吳大學任教近兩年。當時我就利用空閒時間收集資料,拜訪學者,為本次編書提供了便利。”陳支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