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福建推出系列活動:讓躺在檔案裏的閩臺曆史“活”起來

2021-07-28 09:56: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據新華社福州電 (記者鄧倩倩)如何讓躺在檔案裏的閩臺曆史記憶“活”起來?如何讓閩臺民間的真實家庭生活和感悟被更多人看見?一場關於兩岸今昔的檔案及事跡發掘行動在福建福州展開。

  近日,在福州三坊七巷郎官巷27號的王麒故居,在部分在閩臺胞的見證下,由閩臺曆史文化研究院、福建省檔案館及省廣播影視集團共同組織的“檔案話閩臺”“我家的兩岸故事”等項目正式啟動。

  同一日發佈的《抗日復臺檔案選編》一書,遴選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福建省檔案館、廈門市檔案館等館藏檔案670多件,客觀再現了兩岸同胞英勇反抗日本殖民統治、臺灣光復回歸祖國的歷程。

  福建省檔案局局長卓兆水介紹,福建省檔案館現有館藏晚清以來閩臺關係檔案近10萬件,涉及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社會等諸多方面,近年與中國第一、第二歷史檔案館及臺灣政治大學等開展協作,陸續推出專題彙編、檔案畫冊、圖片展覽等編研成果。

  “促進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是福建檔案工作的重中之重。”卓兆水説,希望深化閩臺檔案文獻開發和資源共用利用,並借此吸引更多臺灣同胞參與,在兩岸融合發展中尋求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

  “海峽壯歌復疆”檔案圖片展當天在三坊七巷拉開帷幕。80多件珍貴檔案文件回顧了1945年抗戰勝利前後,福建在臺灣光復以及光復後重建中所作出的貢獻。展覽分為“共籌復臺”和“寶島重光”兩個部分,重現閩臺兩地這段重要歷史記憶。

  閩南師範大學臺籍教授施沛琳説,檔案整理、研究和活化利用工作非常具有現實意義,特別是要通過公眾喜歡的平臺和方式去傳播。“同時還需要構建出‘活’的檔案來,比如我家裏也有這樣的兩岸歷史故事,這些鮮活的東西還可以做成線上博物館等,讓檔案活化方式更豐富。”

  目前,閩臺曆史文化研究院同福建省檔案館、省廣播影視集團簽約合作,將推出紀錄片“我家的兩岸故事”。紀錄片向社會各界廣泛徵集選題,鼓勵兩岸民眾積極參與互動,每集將以一個人物或家族為題材,在電視及網路端播發,打造閩臺情緣的影像IP。

  閩臺曆史文化研究院院長陳秋平説:“在福建建設成為臺胞臺企登陸的第一家園中,作出了努力和貢獻的人物及他們背後的家庭,生動詮釋了‘兩岸同胞是一家人’。”這只是講好閩臺故事的開始,下一步將繼續把“檔案裏”的人物、事件,用當下喜聞樂見的形式靈活展現。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