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臺灣籍大學生赴內蒙古研習 感受京蒙扶貧協作成效

2021-07-26 09:57: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烏蘭察布7月25日電 題:臺灣籍大學生赴內蒙古研習 感受京蒙扶貧協作成效

  中新網記者 烏婭娜

  7月的內蒙古自治區,水草豐美,涼爽宜人。烏蘭察布市察哈爾右翼中旗迎來了一批遠道而來的客人。

  近日,在北京各大高校學習的30余名臺灣籍大學生走進草原、走進京蒙合作扶貧項目車間,在欣賞美麗自然風光的同時,感受當地脫貧攻堅的成效。

  蔡佩蕓是北京語言大學的學生,她興奮地説:“這是我第一次來內蒙古,大草原和我想像中的一模一樣,非常遼闊,草地鬱鬱蔥蔥的。我是學英語和西班牙語專業的,我可以通過語言這個媒介,把內蒙古的美傳達出去,希望可以帶動發展這裡的旅遊業。”

  在特色京蒙扶貧項目車間裏,負責人向臺灣學生展示著無明礬馬鈴薯鮮粉産品和優質的燕麥産品。學生們了解了當地“公司+農戶”的産業化經營模式和輻射帶動貧困農戶就業增收的情況。

  記者了解到,2015年至2020年,北京市各方投入烏蘭察布市的京蒙資金14.07億元(人民幣,下同),實施項目593個,北京社會各界捐款捐物折款0.98億元,引導73家企業落地投資59.52億元,共建成16個京蒙産業園區,消費扶貧累計銷售額達16.58億元。

  烏蘭察布市政府副秘書長、鄉村振興局副局長李曉光介紹:“京蒙扶貧協作已經成為烏蘭察布市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力量和地區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

  北京市支援合作辦有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道:“北京對內蒙古的對口幫扶涵蓋産業、就業、人才、資金、市場等領域。重點集中在內蒙古中東部地區的7個盟市31個脫貧縣,並向10個國家級鄉村振興重點旗縣傾斜。京蒙協作除了政府的相關政策資金支援外,還有區縣、經濟強鎮(村)、學校、醫院、企業、社會組織的結對幫扶和首都各界社會力量的加入。”

  在參觀完烏蘭察布的特色産業工廠後,就讀于北京郵電大學的臺灣學生黃雋傑表示:“我自己是讀資訊工程的,我想是不是能夠用我的專業,提高這些機器的自動化,用最少的人力輸出更優質更高效的産品。”

  中國人民大學臺籍教師林承鐸感慨道:“以前我是作為臺灣學生參加這樣的研習活動,現在我回來帶隊,相當於是一種傳承。”

  “很多臺灣青年對大陸還不是很了解,尤其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這個領域,只有他們親身來到了這裡,親眼看到了今昔變化,才能理解國家的整體佈局,也才能更好從自身的專業出發思考,如何為兩岸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林承鐸説道。

  李曉光是北京挂職在內蒙古的幹部,他對這些臺灣籍大學生説:“希望你們能夠成為烏蘭察布、內蒙古發展的宣傳者,把你們感受到的草原文化和扶貧故事講給更多人聽。”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