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臺商甘肅當“現代農夫”:不愁賣,只愁長

2021-07-10 08:47: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7月8日,以“深化融合、互利共贏”為主題的隴臺高品質合作發展懇談會在蘭州召開。 丁思 攝

  “陰差陽錯來到這裡,沒想到這裡反而是最好的農産品種植基地。”9日,第27屆蘭洽會正在蘭州舉行,在甘肅武威市古浪縣做“現代農夫”2年多的“80後”臺商王世文,向“臺商隴上行”考察團成員推薦甘肅説,“這裡生長出來的食用菌品質很好,市場供不應求,我們不愁賣,只愁長。”

  2002年,來自臺灣臺中的王世文跟隨哥哥來到福建省福州市,從事食用菌種植、銷售工作,致力於將食用菌産業推向集約化、規模化、現代化方向發展。2019年偶然的機遇,經過在西北打拼臺商的引薦,來到古浪考察食用菌市場。

  甘肅地形地貌複雜,氣候類型多樣,發展“現代絲路寒旱”農牧業擁有多重潛能。因具有乾旱高寒、光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天干地不乾等特點,使農産品兼具綠色和有機的品質優勢。甘肅現已形成“一帶五區”和“牛羊菜果薯藥”六大重點産業的現代絲路寒旱農業産業體系。

  “從考察到落戶,用了7天時間。”8日,甘肅正文菌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王世文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介紹説,西北得天獨厚的氣候資源賦予了當地食用菌厚重醇香的獨特口感,古浪特別適合香菇、木耳等中低溫品種在這裡反季節種植。由於特殊氣候條件,種植的香菇等食用菌菇形好、顏色深、菇身厚實,只愁長,不愁賣,市場潛力巨大。

5月中旬,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黃花灘六道溝生産基地,戈壁蔬果進入盛果期。(資料圖) 崔琳 攝

  5月中旬,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黃花灘六道溝生産基地,戈壁蔬果進入盛果期。(資料圖) 崔琳 攝

  王世文説,目前,該公司在古浪縣黃花灘移民區建成日光溫室生産基地10個,大規模連片建設的高標準日光溫室,總量達到7000座1.4萬畝,這些溫室生産條件可控,為實現食用菌生産提供了優越條件。這裡還是高原夏菜的種植基地,有較好的倉儲條件,反季節蔬菜可達全國各地,量多直髮,量少也可大家拼貨外發,方便快捷,省心省力。

  “交通區位優勢讓企業成本也降低。”王世文還説,古有絲綢之路駝鈴聲聲從此而過,今有公路、鐵路、交通運輸四通八達,當地建成運營的甘肅(武威)國際陸港武威保稅物流中心已成為服務甘肅、輻射西北、連接亞歐的現代國際物流新平臺,為發展出口導向型現代農業提供了便利條件,“相比較而言,我在東部設廠的物流、人力成本要高出許多。”

  隨著甘肅食用菌基地市場的日漸紅火,王世文將原本在山東、銀川等地設立的廠房關閉,“一心一意”紮根古浪打拼。目前,甘肅古浪有6戶臺商臺資企業落戶,4家涉足現代農業領域。

  “古浪縣熱忱歡迎廣大臺商企業投資興業,這裡有著眾多的政策機遇疊加。”甘肅古浪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單俊陽向媒體介紹,該縣已被國家列入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將持續在政策、資金、項目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援。“十四五”期間,該縣將著力打造全省重要的牛、羊、蔬菜、食用菌等優質綠色食品供應基地。

  單俊陽説,隨著國臺辦等11部委出臺《關於支援臺灣同胞臺資企業在大陸農業林業領域發展的若干措施》(簡稱“農林22條”),大力支援臺灣企業家參與農業林業領域高品質發展。當地政府積極支援古浪縣創建甘肅省首個“海峽兩岸鄉村振興合作基地”,前期工作正在有序開展。項目獲批後,將對入駐古浪的臺商臺資企業在項目建設、生産經營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援,進一步深化與臺資企業農業林業領域合作發展。

  在古浪建立“海峽兩岸鄉村振興合作基地”,這對已深耕甘肅30年的臺商、蘭州市臺資企業協會會長王茂松而言,西北農業領域將成為吸引臺胞西進謀發展的一片“熱土”,該基地的設立將發揮對臺經貿合作“以商招商”,形成臺資農業企業集聚發展效應有著明顯優勢,為臺商今後發展贏得先機,打穩基礎。

  截至目前,甘肅累計註冊登記臺資企業328家,總投資8.1億美元。

  甘肅省臺辦主任孫志中表示,將繼續落實惠臺利民的各項政策措施,結合甘肅自然秉賦和全省産業政策導向,按照區域優勢、産業特色、市場需求引導臺企發展。聚焦臺商臺企關切,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分享“一帶一路”建設機遇,推動臺商臺企融入西部大開發、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不斷加強招商引資力度,鼓勵臺資企業向西部地區轉移、拓展內需市場。(完)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