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農林22條”助推臺胞臺企紮根大陸攜手發展現代農業

2021-07-10 08:47: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夏日時節,還未到達淮安皇達花卉有限公司,就已經在附近道路兩旁看到了蝴蝶蘭形狀的路燈,別致的造型“劇透”了這座臺資大型蝴蝶蘭生産基地在江蘇淮安紮根之深。

  2010年,臺灣嘉義人黃耿達來到淮安市淮陰區,開始種植蝴蝶蘭,經過10餘年發展,種植面積從1萬平方米擴大到11萬平方米,淮安的生産基地也從原來的大陸分部升級成為總部,年産蝴蝶蘭達600余萬株,帶動周邊200余名農民就業。

  兩岸農業界正式恢復交流交往以來,臺胞臺企來大陸參與農業領域的發展已有30多年,兩岸農業交流合作形成了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發展格局。

  7月8日,兩岸現代農業合作高峰論壇在江蘇淮安舉辦。300余名兩岸各界代表與會,就落實《關於支援臺灣同胞臺資企業在大陸農業林業領域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農林22條措施”),推動兩岸現代農業高品質發展展開深入探討。

  臺商李志鴻于2004年回祖籍福建省漳平市永福鎮承包2500余畝山地,創辦了鴻鼎農場開發有限公司,主要從事高山烏龍茶的種植與加工,並致力於臺灣高優精緻農業在大陸的推廣與普及。

  在李志鴻看來,兩岸在現代農業合作方面各具優勢和特色,互補性很強。“臺灣農業強調精耕細作,在標準化生産、規範管理、品質溯源等方面有優勢,大陸有豐富的土地資源和廣闊市場,二者結合可以優勢互補,雙贏共榮。”

  兩岸現代農業的深入合作推動臺胞臺企在大陸鄉村振興中有所作為。深耕淮安9年的全穩生技農業科技集團在當地投資10余個項目,建立起覆蓋母豬場、保育場、育肥場、飼料廠的生豬養殖産業鏈。

  “下一步,我們還計劃建設綠色迴圈農業示範區,將臺灣特色稻米、高端精品果蔬及花卉引進大陸,打造振興美麗鄉村的農旅合作新模式。”該集團董事辦秘書李心喬説。

  今年3月,國務院臺辦、農業農村部、國家林草局等多部門聯合出臺“農林22條措施”,進一步為臺胞臺企提供同等待遇,支援臺胞臺企參與大陸農業林業高品質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農林22條措施’出臺及時,幹貨很多。”李志鴻説,臺胞在福建申請農業貸款可享受政府的高額貼息,在農業用電、産業道路硬化、先進農業設施和機械配置等方面可獲得項目資金支援。

  皇達花卉種植的蝴蝶蘭主要出口日本、韓國等地,然而去年受疫情影響,出口銳減,令黃耿達一籌莫展。了解情況後,淮安相關部門隨即協助其申請貸款,併為其拓展大陸市場提供支援,幫助他撐過艱難時刻。

  “‘農林22條措施’涉及農地林地使用、融資便利和資金支援、投資經營、研發創新、開拓內銷市場等方面。在當前情勢下,這些政策對臺商的助益十分及時。”黃耿達説,大陸市場廣闊,現在又有新政策加持,相信未來將有更多臺灣農業企業來大陸尋求發展機會。

  兩岸企業家峰會臺灣方面副理事長邱正雄認為,“農林22條措施”有助強化兩岸農業合作,期盼與會臺灣企業深入了解並善加利用大陸惠臺措施。兩岸農業合作還可在完善綠色農業標準體系、發展智慧農業、培養青年從農等方面展開闔作。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副主任裴金佳表示,當前,臺胞臺企在大陸農業林業領域發展有機遇、政策有保障、市場有空間,“只要堅定信心、找準方向,就一定能夠實現更快更好發展”。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