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在武漢追尋電影夢想的薛穎穜:“兩岸就是一家人”

2021-07-06 09:19: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在武漢追尋電影夢想的薛穎穜:

  “兩岸就是一家人”(臺青追夢大陸(13))

  紅薏米是薛穎穜家鄉臺灣屏東的特産,也是他在大陸種下的“種子”。“希望這粒種子在祖國大陸越長越茁壯。”他在武漢創立了名為“紅薏米”的文化傳媒公司,認真追尋起自己的電影夢想。

  在前往大陸創業前,薛穎穜是一名動畫師。他曾拜知名漫畫《烏龍院》作者、臺灣漫畫家敖幼祥為師,將其漫畫轉變為動畫作品。“大陸發展得那麼好,受眾廣,機會多,我怎麼會不來?”薛穎穜動了心。

  在決定轉型之前,薛穎穜仔細分析過,這是需要團隊合作的工作,自身技術要過硬,還要能廣交朋友,保持很強的包容性。“恰巧我的個性就是這樣。”薛穎穜背上行囊,在2016年隻身來到大陸。

  起初,薛穎穜選擇了臺商集中的廣東東莞,在當地的創業孵化器中待了1年左右,一面在文化傳播領域摸索,一面為創作積蓄力量。在受邀參加“湖北武漢臺灣周”之際,薛穎穜對武漢一見鍾情。

  薛穎穜坦言,較之於福建等沿海省份、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武漢地處中部,很多臺灣人對其還比較陌生,這裡未必是來大陸創業的臺灣青年首先會選擇的地方。但薛穎穜深為荊楚文化吸引,也看中了武漢的發展空間,便與武漢朋友合夥開了“紅薏米”公司。

  公司平時主要承接廣告、短片拍攝等業務,但薛穎穜始終懷抱更大的夢想。2020年初,就在公司發展欣欣向榮之時,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令工作停擺。當地臺辦多次組織臺胞乘包機離開,薛穎穜都表示要把機會留給更需要的人,自己要“與武漢共進退”。

  “當時宅在家裏無處可去,我就拿了尤克裏裏,做了幾首曲子來鼓勵大家。”薛穎穜為武漢創作暖心的抗疫歌曲,還廣泛蒐集素材,記錄醫護人員、志願者、貨車司機等堅守一線的畫面,製作成戰疫紀實短片《76天中國臺灣導演在武漢》,在兩岸各平臺推出後,收穫數百萬的播放量。

  經歷過疫情,薛穎穜感覺自己也成了武漢人。他回憶道:“有一次我去買熱幹面,有市民覺得我口音不一樣,我説自己是臺灣人,疫情發生以來都住在武漢,他就拍拍我的肩膀,説‘都是兄弟’。”

  隨著復産復工逐步展開,薛穎穜心心唸唸的網路大電影《夢裏杜鵑花》終於重新開拍。“公司合夥人寫了劇本最初的版本,武漢上世紀80年代的愛情故事,有點像電視劇《父母愛情》。電影中有時空穿越,又像電影《你好,李煥英》。我在改寫劇本時加入了臺灣元素,讓它有了臺灣偶像劇的感覺。”

  讓薛穎穜引以為豪的是,拍攝團隊中,除了自己這個臺灣人,其他50多人都是武漢人。影片在湖北實地拍攝,融入了英山縣的杜鵑花景,上世紀80年代的紅房子,武漢的老街、工業廠區等“漢味”元素。“電影也能體現兩岸融合,進行文化交流。借此我要告訴世界,兩岸就是一家人。”

  薛穎穜近來在武漢紅樓前舉辦了一場“臺灣同胞閃聚武漢,白雲黃鶴歡迎你”的“快閃”活動。現場60多名在漢臺胞和武漢市民攜手演唱《朋友》,20多名在北京、廈門、瀋陽等大陸城市創業的臺胞“雲”端連線合唱。

  除了分享武漢的故事、唱響兩岸的情誼,薛穎穜還希望在武漢成立影視孵化基地,讓更多兩岸青年投身到交流合作中。“紅薏米”的業態如今更趨多元,實景直播、電商平臺等都在推進中。來自寶島的種子,正在大陸生長出無限可能。

  記者:張 盼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