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在肥臺胞端午包粽“品”傳統 合唱共敘同根情

2021-06-13 08:22: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在肥臺胞端午包粽“品”傳統合唱共敘同根情

  臺灣小朋友合唱《合肥是我家》歌曲。 儲瑋瑋 攝

  “合臺一家親,端午心連心”活動11日在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合肥包公園內舉行。在肥生活的臺灣同胞和小朋友們一起包粽子,合唱歌曲,共敘同根情。

  端午節前夕,來自康橋學校合肥校區的臺灣小朋友們在爸爸媽媽的帶領下,來到包公園內,現場聆聽包公的故事。孩子們和老師還一起合唱了歌曲《合肥是我家》,甜美的歌聲贏得了周圍市民的陣陣掌聲。在肥生活的30余名臺灣同胞和小朋友們一起包粽子,敘家常。

  參加活動的臺灣同胞包粽子。 儲瑋瑋 攝

  今年72歲的臺灣教授朱榮智,在合肥定居已有10年時間。長期從事國學和傳統文化研究的他認為,在民俗文化方面,兩岸都有一樣的傳統和文化,像包粽子、賽龍舟、戴香包等。“我們中國人很重視家庭、倫理和文化,這是我們值得驕傲而且應該要珍惜的。”朱榮智說。

  同樣被文化吸引而來的還有臺灣藝術家蕭巨傑,他過去常常來安徽寫生。他覺得安徽的文化底蘊非常深厚,是很適合藝術家居住的一塊土壤,特別是徽派建築和自然山水,成為他創作的源泉。如今,蕭巨傑已經在合肥定居,“參加端午的文化活動,給了我一種家的溫暖。”蕭巨傑表示,希望未來能多多舉辦這樣的文化藝術活動。

  臺灣小朋友體驗包粽子。 儲瑋瑋 攝

  26歲的臺灣創業青年答允煦在合肥生活已經兩年了,他是一名合肥女婿。他正準備在養老領域投資創業,他告訴記者,臺灣在養老醫療方面發展較早,許多經驗可以在這邊實踐。他很看好合肥的未來發展,希望能通過這樣的端午活動,收獲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來自臺灣臺北的厲國彥是康橋學校合肥校區的副校長,而他與合肥也有著不解之緣。他的奶奶是合肥人,而他也是一名合肥女婿。近年來,合肥的快速發展,吸引了許多臺灣同胞來此發展。“我們帶著臺灣小朋友和家長一起參加端午節活動,就是要教育孩子們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要懷念我們的祖先,提醒我們是來自哪里。”厲國彥說,希望孩子們能將傳統文化一代一代傳下去。(張俊 儲瑋瑋)

[責任編輯:張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