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臺灣“大仁哥”的“騎”聞趣事

2021-06-11 09:46: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貴陽6月10日電 題:臺灣“大仁哥”的“騎”聞趣事

  作者 周燕玲

  6月10日是臺灣同胞陳文仁在中國大陸騎行的第91天,已騎行超過27000多公里。

  “越騎越精神”的陳文仁,被兩岸“摩友”們親熱地稱為“大仁哥”。在貴州省會貴陽市地標甲秀樓,“大仁哥”向記者分享了環遊大陸的“騎”聞趣事。

  “新疆很安全,晚上到哈密的夜市擼了串,還喝了烏蘇啤酒。”談起新疆的騎行旅途,陳文仁讚不絕口。

  越晚越熱鬧,是陳文仁對新疆的印象。陳文仁説,新疆的民眾在大街上談笑風生,商場和路邊人流如織,老百姓一片富足安康的景象。

  “打卡”亞洲大陸地理中心、與好客的新疆同胞合影、參觀烏魯木齊的國際大巴扎……在新疆的7天時間裏,陳文仁看到大街上的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幸福地笑容。

  在他看來,哈密是一個充滿溫情的地方,待人和善;烏魯木齊則是一個現代化大都市,乾果美食琳瑯滿目。安全感十足的新疆讓陳文仁決定,以後一定要帶著家人重遊新疆。

  談及在大西北的騎行趣事,陳文仁坦言,在大西北騎行得非常小心,因為路上經常會有野生動物跑出來,或在公路上行走。

  “藏羚羊、野駱駝、野兔……看到那些野生動物我會停下來拍照。”陳文仁笑著説,很多野生動物會跟自己兩兩相望,特別有意思。

  在青海,陳文仁看到最多的標語就是:“人與自然共存”。

  大陸農村的變化也讓陳文仁大開眼界。“騎行途中,我還了解到很多偏遠山區的村民分到了免費新房住。”陳文仁説,這樣的好政策以及農村四通八達的交通太讚了。

  10多天前,陳文仁抵達四川北川,顧不上身體疲憊的他迫不及待地遊覽起新北川的巴拿恰商業步行街、新生廣場地,並一路走一路拍照留念。

  在新北川縣城,一棟棟整潔漂亮的樓房矗立在秀美的山川之間,寬闊筆直的道路兩旁綠樹成行。環境美、綠化好的新北川讓陳文仁産生一個念頭:以後想來這裡養老。

  更讓陳文仁沒想到的是,當初的重災區北川老縣城作為地震遺址被保留了下來,現在的遺址不只是提供緬懷的地震園區,同時也是科學研究之地,賦予遺址新的生命力。

  “向地震中遇難的同胞鞠躬獻花後,就與遠在臺灣的兒子進行了視頻連線。”陳文仁説,祖國大陸對地震遺址保護得很好,想把這些分享給臺灣年輕人。

  從雲南騎行進入貴州,陳文仁首先與世界第一高橋——北盤江大橋會面,“相當於200層樓高的大橋讓我一眼看不到底”。

  連接高山峻嶺的北盤江大橋中間沒有橋墩,猶如一條巨龍騰空架在尼珠河峽谷之中,“行駛其中就像在天上飛一樣,特別雄偉壯觀。”陳文仁説,想不到“地無三尺平”的貴州6年前就實現縣縣通高速,變成了“高速平原”。

  在貴州期間,陳文仁還特意去看望在貴安新區創業的臺灣好友陳志明,其光電産業做得風生水起。陳文仁期待有更多臺灣同胞能夠來大陸共用發展“紅利”。

  陳文仁説,臺灣很多年輕人不了解大陸,自己把沿路所拍所見帶回去,可以讓更多臺灣同胞看到大陸的繁華進步和農村發展,也讓他們知道大陸翻天覆地的變化和民眾的幸福生活。

  一個人、一台車、一面旗、一個包,55歲的“不老騎手”陳文仁騎著摩托車,準備“打卡”黃果樹瀑布,並繼續把所見所聞分享給臺灣年輕人,增進兩岸交流。(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