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中的臺灣“印象”:在這裡找到了“根”

2021-04-05 08:57: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西安4月4日電 題: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中的臺灣“印象”:在這裡找到了“根”

  中新網記者 張一辰

  “眾所週知,黃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拜謁黃帝陵既表達了華夏兒女慎終追遠的心意,也是中華傳統文化與價值觀的體現。”福州市臺胞投資企業協會會長陳奕廷表示。

  辛醜(2021)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4日在陜西黃陵縣舉行。來自海內外的華夏兒女共聚此間,祭拜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軒轅黃帝。

  陳奕廷出生於臺北,1997年跟隨父親到福州創業。目前他的企業員工逾300人,産品遠銷歐盟、中東、南美洲等地。此次是他第二次參加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

  “海峽兩岸本是一家人,血濃于水,我們同文、同祖、同血緣、同習俗。”陳奕廷表示,他自己的三個孩子目前都在大陸唸書,作為一名父親,在緬懷先祖的同時,亦希望兩岸的年輕人能通過祭祀軒轅黃帝,加深對傳統文化的理解,感悟到作為炎黃子孫與有榮焉。

  黃帝陵世稱“中華第一陵”。祭祀黃帝歷史悠久,西元前110年漢武帝親率大軍祭拜黃帝陵;唐、宋、元歷代均有祭祀、修葺、保護黃帝陵的歷史記載;明、清兩代在橋山祭祀黃帝陵成為國家政治制度。

  作為一名臺灣“80後”,陳語歡是首次參加公祭軒轅黃帝典禮,他坦言此前對黃帝文化的認知僅來自於電視、網路與書籍,甚至是一些神話故事中。

  “我來到黃帝陵,感覺到似乎是一段長達幾千年的旅途,現在回到了一個起點。黃帝就是所有炎黃子孫的根脈,這是一種非常濃烈的情感。”陳語歡如是説。

  多年來,前來拜祭黃帝陵的港澳臺同胞和海外華僑華人已逾百萬人次。連戰、吳伯雄、宋楚瑜、郁慕明、蔣孝嚴、洪秀柱等臺灣知名人士都曾率團到黃帝陵謁陵祭祖。

  對臺灣女企業家協會副理事長蔣佩琪而言,當被問及首次祭拜黃帝陵的心情時,她説:“雖不曾看見長江美,夢裏常神遊長江水。雖不曾聽見黃河壯,澎湃洶湧在夢裏。”

  “我祖籍是福州連江縣,在臺灣,我們家每逢聚會一定都吃很傳統的福州菜,我從小就聽父親講很多家鄉的事,當我來到大陸見到這裡的景物,吃到這裡的菜肴,就總會想起父親説過的話。”蔣佩琪坦言,人如果沒有了“根”,就如同是浮萍一塊。回到大陸的這些年裏,她越來越有找到“根”的感覺。

  “我出生在臺灣,但我常以‘連江的女兒’自居,有‘根’的地方就會有認同感和凝聚力。”蔣佩琪説道。

  巍巍橋山、泱泱沮水,黃帝陵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歷史記憶,寄託著海內外華夏兒女的民族情感。正如黃帝手植柏歷經滄桑不老,亦如人文初祖殿前香火傳承不滅。(完)

[責任編輯:張亞靜]